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画展


    只见画中既有峻岭连绵,又有江水潺潺,更有诗句穿梭其间,如明珠串连,熠熠生辉。时而笔力遒劲,时而婉转细腻,每一笔、每一句都透露出创作者的情感与思索。最终,当最后一滴墨汁落下,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青年画家首先开口,声音温和而充记敬意:“兄台笔下江山壮阔,意境深远,实乃旷世奇才。贵人相助,令拙画顿生神韵,诚惶诚恐之余,亦感荣幸之至。”诗人回以谦逊的笑容,语气中记是赞赏:“君之丹青妙手,绘世间万物皆灵动,予拙词方寸之地,得以栖身,乃是吾辈之福。君之所绘,予之所颂,恰似高山流水遇知音,诚哉斯言!”

    一个头发花白的身影悄然出现在画展中,正沉浸在自已作品前的两人察觉到了这位老者,他们转过头,只见一位气质卓然的老者正缓步向他们走来,正是被誉为“墨痕仙翁”的林逸风先生。两位青年艺术家的眼中闪过惊喜与尊敬,他们迅速迎上前去,面带笑容。

    他们难掩兴奋道:“林前辈,没想到今日有幸在此相见,真是意外之喜!”另一人紧随其后,补充道:“是啊,您的到来无疑为今天的画展增添了光彩,能有机会聆听您的指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林逸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长辈般的慈爱,他说:“二位小友过誉了,听说此次展览的作品备受好评,我特地前来一睹风采。”话语间,他目光落在了两人身后挂着的作品上,显然已被眼前的创意与技巧所吸引。

    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人围绕着每一幅画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林逸风不仅对作品给出了精准的点评,还分享了自已的见解与经验,言语中处处流露出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与鼓励。两人认真倾听,时而点头应和,时而陷入深思,他们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敢有丝毫怠慢。对于林逸风来说,这样的互动无疑是最好的肯定,而对于两人,则是一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向着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

    我和安仁看着眼前的场景,我的随从木童疑惑问道:“公子,此人是何人啊?”安仁抢先答道:“他是一位老书法家,每次参加展览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壶淡墨,遇到心仪的作品,便会请求在画作的一隅留下自已的签名。起初只是一种礼貌的表示,久而久之,他的墨迹成了收藏者争相追捧的对象,甚至有些作品因他的“点睛之笔”而价值倍增。这位老人也因此被戏称为‘墨痕仙翁’。”

    安仁继续说道:“他一生钟爱翰墨丹青,游历四方,博览群书,他带的小瓷壶,里面盛放着他亲自调制的淡墨,色泽幽深而醇厚,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清香。他对待每一次留名的机会都极为慎重,从不轻易挥毫,唯独遇见真正触动心灵的作品,才会欣然提笔,留下自已的印记。”

    “他的签名,不通于常人,他总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出无限的意蕴。有时是一行飘逸的行草,笔法流畅自然,仿佛行云流水;有时则是几枚精心挑选的篆章,古朴典雅,寓意深远。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与精神,使他在书画界逐渐声名鹊起,成为了众人口中的‘墨痕仙翁’。”

    “传闻有一次,他在参观一处偏远小镇的民间艺术展时,被一幅描绘山村晚霞的画所吸引。那幅画虽然出自乡野稚子之手,但却有着超乎年龄的纯真与质朴之美。他深受感动,遂提出希望在画的一角题上自已的名号。他的举动不仅给予了少年莫大的鼓舞,更为画作增添了几分名家的气息,原本默默无闻的作品顿时受到关注,其价值随之攀升,甚至引来不少收藏者的垂青。自此以后,‘墨痕仙翁’的美誉不胫而走,他的墨迹也被视为画作的锦上添花。不少收藏家相信,只要画上有林逸风的墨迹,便是品质与鉴赏价值的保证。更有甚者,不惜高价求购带有他签名的作品,哪怕只是寥寥数笔,也足以令人啧啧称奇,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玉面将军简介 >玉面将军目录 > 第三章: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