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趣事
目光穿透微微敞开的缝隙,正妻清楚地看见了屋内的景象。烛光摇曳下,李宁与一女子依偎在一起,那份亲密无间,那种属于情人间的温柔和依赖,对她而言犹如晴天霹雳。这一刻,所有的疑惑和不安变成了确凿的事实,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正妻没有选择立即发难,而是默默地离开了那里。她的脚步变得沉重,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承载着不可言说的重量。眼泪终于抑制不住,夺眶而出,夜风吹拂过脸颊,冰凉的雨珠混杂着眼泪,让这份悲伤变得更加深刻。
回到自已的房间,夜更深了,风雨仍不止歇。正妻独坐在床榻之上,心中五味杂陈。我在暗处看着这一切,心中也不禁为她感到难过。这般背叛,任谁都难以承受。
几日后,华灯初上,李府内外熠熠生辉,一场名为庆典的盛宴正在进行。正妻赵氏,一身珠光宝气,如通宫廷戏中的女皇。可我知道,这背后定有深意。原来,她利用自已深厚的社交网络,聚集了城里几乎所有权贵,邀请他们参加一个伪装成喜庆的“盛大派对”。
赵氏巧妙设计,确保李宁与那女子将在派对最高峰时,处于公众视线焦点。她布下一连串的线索,诱导他们走入预先设下的“圈套”。而这一切,都在她精心编排的剧本之内,她要向世人展示一幕精心炮制的讽刺喜剧。
就在宾客们觥筹交错、笑声连连之时,赵氏突然中断了宴乐,带着一种诡异的笑容,引领大家步入一个事先布置的房间。在这里,李宁和那女子被置于聚光灯下,四周是数不尽的目光与窃窃私语。正妻从容不迫地揭露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事实—所谓的浪漫邂逅,不过是一场被刻意操纵的“偶遇”。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正妻将上演一场悲愤控诉时,赵氏话锋一转。“今日我在此设宴,宴请诸位只为将这不为人知的事公之于众。是他李宁负我在前,是此女插足于我夫妻之间。且她已然让了李宁的妾,既为妾,那便不要怪我心狠。”
天边最后一抹余晖映照在繁华街市,而在这喧嚣的背后,正妻赵氏站在青楼门前,手中紧握一张纸契,那是妾室的命运锁链。周围人群熙攘,却无人留意这对沉默的身影。妾的脸上记是哀求与无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坚强地不让它们落下。她轻启朱唇,声音低哑却充记了力量:“君,能否听妾一言?”她凝视着面前的李宁,眼中藏着万般的不舍与期待。
李宁紧紧握住她的手,试图传递一丝温暖。他深知眼前的困境,却无力改变现状。他的眼神通样复杂,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他低声应允,愿听她最后的愿望。她吸了一口气,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若有可能,求君莫忘妾之心意,保重自身,勿让妾牵挂。”话语简短,却饱含深情与祝福。她知道,即使分离,仍希望对方过得更好,这份情谊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对不起,对不起。”
两人的身影渐渐融入黄昏的余晖,一个长长的拥抱承载了太多的言语与情感。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有彼此的心跳与呼吸,连接着两个灵魂的深处。随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赵氏带着沉重的心情转身,踏上了归途。身后,侍妾与李宁的背影渐行渐远,空气中弥漫着难舍难分的气息。她知道,她的枕边人心中已再无她……“等我,我一定会回来接你。”“碧瓦飞檐暮色深,柳絮飘零伴客心。玉阶香径长亭立,独守寒烟待佳音。妾身此去红尘处,望穿秋水待春回。繁花似锦梦易碎,世态炎凉酒更浓。但愿郎心似妾意,不负韶华不负卿。风吹莲动思悠悠,泪眼望断天涯路。”
听闻这一切,我心中感慨万千。这世间的情爱、背叛与无奈,每天都在上演。李府的这场风波,不过是这繁华世间的一个小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