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找到了人生拐点。
杨琳琳见我说买不起房子,也就没再坚持谈感情的事。
而是勉励我要继续努力,立民,你只是暂时遇到人生低谷,不要气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觉得你在工地搬砖也不错,最起码收入还算稳定。
只要坚持,早晚能买的上房子。
9
这要是在前世,听到这样的话,我肯定会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甚至把这话当勉励,当座右铭。
可是现在的我却无比清醒,见你的鬼去吧!
我放着好好的车间主任不当,居然要去搬砖
谢谢你,琳琳。
我也每天在努力搬砖,等攒够钱,我就娶你!
我说着不咸不淡的外交辞令。
对了,听说你调到工业局了
那可是事业单位,铁饭碗。
她点点头,但是脸上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自豪。
但是自此以后,杨琳琳再也没找我。
新厂的设备运到了,安装时才发现出了重大问题。
原来由于场地有限,本应建设两个反应车间,以供原料在设备里充分产生化学反应。
但现在新建工厂只有一个反应车间,如果再重新建反应车间,就要拆除厂区附近一片居民楼。
这不仅之前的规划没有过,而且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由于是和外国合资企业,一旦违反了生产期,中方将面临巨大违约赔偿。
这种纰漏现在完全可以在设计之初避免。
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厂区建筑设计师没有任何经验。
也没有外企设备的数据,基本上是闭门造车。
厂长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随着时间一天天临近,相关的部门都派人来现场勘察。
作为工业局的人,杨琳琳陪着工业局的领导也来到了现场。
她看到带着安全帽的我,面无表情的走了过去。
所有人都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尽可能缩短工期,少赔偿违约金。
就在此时,我想到了之前在外国培训时,一位外国专家提出的反应设备替换方案。
我走到工业局长面前,吴局长,我有一个既不用建新车间,也不用赔偿违约金的方案。
杨琳琳见我说话,鄙夷的皱起了眉。
局领导谈正事,你一个工地搬砖的凑什么热闹,去去去......
吴局长愣了一下,随即回头严肃说道:杨秘书,有话好好说。
此刻,工厂厂长听我说完,立刻问道,小周,你有什么办法,快说说。
是这样的,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再建一个反应车间,也不必安装那批反应设备。
目前我们只有三个车间,一号车间是投料车间,二号车间是反应车间,三号车间是成品车间。
10
我指着图纸说:
按照外方的方案,一号车间不变,二号车间和三号车间是反应车间,四号车间是成品车间。
现在我们可以在一二号车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一号车间的原料运输管道。
这样原料在管道里就可以反应,等于说用运输管道代替了反应设备。
然后初级反应的半成品进入二号车间,经过反应设备充分反应,再进入成品车间。
这样不但不必建造新车间,还节省了未来生产时的人力成本。
所有人听到我的提议眼前一亮,接着马上鼓起掌来。
我继续说道,经过计算,延长的管道长度,只需要在厂区盘旋一周,便足够原材料的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