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新基建建设
温文山拿出一个番茄放在鼻子边闻了闻,眼睛一亮,他去洗了一个直接生吃,入口酸甜,果味纯正,是他这几年在冬天吃到的最好吃的番茄。
他对阮晴然竖起大拇指:“厉害了!”
阮晴然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接着说:“你之前跟我说光波蔬菜营养丰富,我其实一直觉得这样的行为会让植物透支,种出来的菜营养会有问题,现在才发现我错了。”
阮晴然笑着说:“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毕竟在大家看来这是一种违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事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在种植的时候只是用补光补足植物欠缺的光照,不会二十四小时都用光波照着它们,所以不存在透支的事,这样种出来的蔬菜,自然长得迅速,营养还很好。”
温文山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她种植研发这几种蔬菜,光调波长就来来回回地调了十几回,前期因为光谱调得不对,种死过一批,还有几批光长叶子不结果,到如今才算是真正种植成功,她耗费了无数的心血。
他拿着手里的番茄说:“现在市面上的番茄价格十分昂贵,还不好吃,你这种番茄要是能大规模种植上市,一定会十分受欢迎,能创造非常不错的经济价值。”
阮晴然也十分有成就感:“番茄的光谱我已经找出来了,与之配套的温度、湿度我也都做好了详细的记录,只要配上合适的植物灯,就能大规模种植。”
她说到这里又叹了一口气:“可惜植物灯还是太贵,普通农民舍不得买,推广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她其实算过一笔账,光波蔬菜整体产量远高于普通蔬菜,如果再配上大数据种植的是市场上稀缺的蔬菜,经济价值会变得很高,三年内就能收回植物灯的成本。
而植物灯用的是led的寿命长达十万小时,这意味着就算植物灯全天二十四小时开着,也能用上十一年,后面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
温文山也想到了这些,他的眸光深了些:“我昨天听说国家现在在大力推广新基建,将会在各省市建立大数据库,实现全民数字信息化,如果有这些数据为依托,再加上国家的扶持,未必不能实现。”
这个话题他们之前其实已经讨论过好几次了,只是之前都只是他们自己想想,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
阮晴然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做研究,消息相对闭塞,这事她还是
尴尬的母女
阮晴然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如果阮父还在的话,她肯定是要回家的,但是算从阮父去世之后,她的家就完全散了。
阮父出车祸一年后,她的母亲肖美芳就改嫁了,肖美芳为她的继父又生了一个儿子,有了一个全新的幸福的家庭,再加上肖美芳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她虽然是肖美芳生的,但是肖美芳对她还不如娘家的侄儿好。
阮家这边她的爷爷奶奶在她念大学的时候已经过世,阮父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却都有各自的家庭,大过年的,她去谁家过年都是多余的。
所以对别人而言过年是美好的团圆节日,对她而言则多少有些残忍和冷清。
她家里的这些事情,绝对算不得是什么开心的事,所以她一般都不会对人说,不管别人是同情还是不同情,都不是她想要的答案。
温文山在她的眼里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无奈和忧伤,他知道她家里的问题只怕很大。
只是上次他在泰山表白失败后,似乎就不好再问她这些事情,只琢磨着她要是不回家过年的话,对他而言或许是个机会。
阮晴然已经做好不回家的打算了,在腊月初十那天,肖美芳给她打来电话:“今年你上班了,应该有工资了,回家过年的时候记得给你弟弟准备生日礼物。”
肖美芳说话一向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