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
阮晴然点头:“我们用高科技的方式种菜,种的还是市面上稀缺的菜,不出意外的话,卖的价钱应该不会低,且每年能多收两到三茬,产出也会相应提高,增加收入。”
钱建国看着她说:“虽然村里很多人都说你们这上大数据产业园不靠谱,但是我相信你,去年要是没有你,那些大蒜怕是都得烂在家里。”
“昨天我给秀丽打电话了,跟她商量了租大数据产业园地的事情,她支持我租地,我今天来找你,是想跟你商量租地的事情。”
阮晴然有些对他竖起大拇指:“钱叔,你真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你放心吧,租种产业园的地绝对不会让你亏本。”
这段时间,她也听到村民们的一些闲言闲语,一方面是他们不太能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则觉得他们种产业园的地交三成的租金,这事跟旧社会的佃农一样。
好在有阮晴然去年帮村民们卖蒜的事情在,众村民的话没有说得太难听,要是换个人来做这事,怕是会被村民给喷死。
就算如此,阮晴然最近来大安村的时候,村民们对她远不如之前那么友好,有时候还会背着她说上几句不是那么好听的话,她都一笑置之。
三成的租金是她能为村民们争取到的最大的权益,她知道虽然现在村民不能接受,但是只要他们看到大数据产业园赚钱了,明年就会来租地种。
钱建国愿意租地种,让她有些惊喜。
钱建国在大数据产业园里租了五亩地,面积不算大,是按他自己之前能种地的最大量来租的。
他想得很清楚,产业园的租金是要在收获时才收,如果他的菜种得不好,或者大数据分析出了差错,赔的也就是一些种子和肥料的钱,就不用交纳租金。
但是如果产出真的像阮晴然说的那样,那对他而言就将会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他就能给钱秀丽一些生活费,让她能更安心的学习。
他下午就跟阮晴然去产业园的办公室里签了合同,阮晴然把纪永思分析出来市场上缺的几种菜告诉他,问他要种哪一种,又或者是每种种一点。
钱建国自从上次种大蒜后,他就不再愿意把所有的地都种一种农作物,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我租的五亩地,一亩地种一种菜,绝对不把所有的地都种一种菜。”
阮晴然听到他这话明白他的意思,当即笑着说:“好的,那就按你说的来,这些地我们马上就要育苗播种了,种子和肥料都是产业园先出,记在账上,等到菜种出来卖出去之后,再从账面上扣除。”
钱建国听到这个模式有些意外:“这样的话我们种地岂不是一分钱都不用花?你们就不怕亏本吗?”
阮晴然笑着说:“公司的规定是租种的农户要先承担这笔钱,但是你是除了村长之外
我就相信她
钱建国听到这话就不太高兴了:“什么佃农不佃农的,话说得也太难听了!人家产业园租了我们的地,也是给过租金的,现在我们返租他们的地,人家不但把地收拾好了,还提供全方面的技术指导,提供种植种类的分析,收一点租金怎么呢?”
“我是租了产业园的地,但是租金我是可以等到收获之后再出,这要还是佃农的话,那佃农这个名头,我也认了。”
那村民轻撇了一下嘴说:“这还没赚到钱,就维护上了!到时候要是亏了,你怕是哭都来不及!”
钱建国的脸瞬间就黑了:“你瞎咧咧什么!说得好像你家种什么就发什么一样,今年你家地里种的菜,价钱可不算好!”
那村民也不高兴了:“那是我自己要种的,种地是赔还是赚,我自己承担,不像你,现在成了佃农,种什么菜还得听人家的,一点自由都没有。”
钱建国反唇相讥:“你自由是有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