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于同光忙深深一躬,谢过东家。
五十两的巨款对生活捉襟见肘的于同光来说,确实比什么都实在,都更能够刺激他把事情做好。
他们家目前的生活来源全凭他平日里给人写写字,念念信,运气好的话,一天也不过得个五六十文钱;若是运气不好,只得个二三十文也是有的。
而他的娘子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不善女红剪纸,更不会纺织刺绣,只能给人做一些浣洗衣物的粗使活儿,每日里很辛苦不说,赚的还不如他多。
他幼时还有书念,如今他的儿子连私塾都上不起了。
而宋三郎给的这五十两银子,足以让他们一家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三郎走后,于同光先跑去街上买了二斤肥猪肉,又扯了几丈粗布,买了些必须的生活日用品,给儿子称了半斤麦芽糖,又给买了个小孩子爱玩儿的陀螺,高高兴兴抱着东西回了家。
于家娘子见丈夫突然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忍不住道:“于郎,你疯啦?”
于同光把宋三郎交给他的十锭银子,一字排开给妻子看。
于家娘子看傻了,惊讶的说不出一句话来,长这么大,她还是
买完地皮之后,
宋三郎手里的银子剩下不足百两,现下又给了于同光五十两,手里只余二十六两银子,一时还有点不适应。
他有点理解秀娘爱存银子的心理了,
以后再怎么样,
还是要留下一些应急的银子比较妥当些。
宋三郎回到家中,
并未把买地之事同家里人声张,
只和秀娘简单说了两句,拿出地契交给秀娘,叮嘱其保管好。
几千两银换回来的东西,
秀娘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折个印子都害怕人家不认喽。
其实她之前听三郎说过想在南城买地的事,
只是她没想到三郎说买就买了,几千两银子哗啦一下就流走,心疼呀。
这银子当真是进来的容易,出去得也快。
秀娘担心地问:“三郎,
咱们一下子搞这么大的投入,
万一钱赚不回来全砸进去怎么办?”
宋三郎笑道:“那就权当买个经验吧。”
秀娘嗔他,
“咱这经验也太费钱,好几千两银子呢。”
宋三郎就笑。
几千两银子的试错成本,
对比可能带来的可观收益,划算的。
宋三郎不显山不露水干成太多件让秀娘惊讶的事,
不管是卖文玩也好,
搭上侍郎大人做了户部主事也好,还是为娘家出头拿下里正一家,
甚至把里正身后的势力也连根拔起,如今又把徐正元的事跑出了眉目,
这桩桩件件都在秀娘的意料之外。
所以对于三郎一下子花几千两银子买地,她虽然不理解,但能肯定夫君不是莽撞之人,一下子花出去如此多银子,必是心里有些数的,她道:
“反正我也不懂,我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吃肉我们娘俩就跟着吃肉,你喝汤我们俩就跟着喝汤,你若吃糠咽菜,大不了我们娘俩便陪你一起吃糠咽菜,我们又不是没穷过,大不了这次亏了,下次我们再赚回来。”
宋三郎莞尔,轻握了她的手背。
……
八月十五前夕,洛京城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俱都开始走动起来,大夏朝对中秋节的重视比之春节也差不了多少,亲朋好友、师长同僚之间是要互送节礼的。
一时间,洛城鸡贵,鸡是吉的谐音,寓意大吉大利,且中秋团圆之日,节礼不落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