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庆典前夕,格格不入
戎马一生,最看不得这种浮华无根的东西。
心中叹气。
花里胡哨,靡靡之音!
战争的残酷,岂是这等歌舞能够粉饰的?
和平来之不易,这些年轻人怕是早就忘了根了!
紧接着,是大型歌舞诗《丝路繁花》。
数百名演员身着华丽服饰,配合着覆盖整个舞台的全息投影。
演绎出一幅幅华夏联邦通过科技、贸易与世界“和平共荣”的盛景。
场面不可谓不宏大,技术不可谓不先进,音乐大气磅礴。
弹幕再次涌动:
【哇!这特效!经费在燃烧!】
【太震撼了!这才是大国气象!】
【展现了我们联邦的软实力!】
质疑声虽少,却也精准:
【又是歌功颂德……年年如此,有点腻了。】
【反战呢?战争元素呢?完全看不到啊。】
【宏大叙事固然重要,但能不能来点触动人心的真东西?】
评委席上,社会学家赵日新院士推了推鼻梁上的深度眼镜。
和平太久,社会似乎对历史的创伤产生了集L性的“舒适性遗忘”。
这种宏大而美好的叙事,是在构建自信,还是在无意中消解了历史的沉重与警示?
反战若只剩下口号和对未来的美好想象,那它的根基又在哪里?
科技公司董事长陈思思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更多时侯在低头看着手腕上的智能终端,偶尔抬头扫一眼舞台,随即又低下头去。
技术运用得不错,视觉效果也达到了顶级。
但……信息传递效率太低,情感冲击力几乎为零。
技术是工具,核心在于内容。
反战这个主题,明明可以用更直接、更有力的方式去呈现。
比如……虚拟现实的沉浸式L验?
不知道后面那个大学生代表,能拿出什么水平的东西。”
林峰坐在侧台的阴影里,冷静地看着这一切。
现场的热烈与喧嚣,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已将要展示的内容,与这主流氛围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加确信。
他制作的“历史回响”。
正是此刻,这个看似完美和谐的庆典上,最需要被听到的声音。
“接下来,有请来自华夏科技大学的学生代表,林峰通学,为我们带来他的‘新时代献礼’!”
主持人的声音依旧专业洪亮,但比起介绍明星时的热情,似乎多了几分程式化。
聚光灯打向侧台,林峰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向舞台中央。
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伴舞,没有复杂的道具,他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走了上去。
林峰走到演讲台后,没有像之前的表演者那样先问好或互动,而是直接开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知道,在这样盛大的庆典上,我们习惯了歌颂辉煌,展望未来。”
他的话语很直接,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包括评委席上原本有些意兴阑珊的三位大人物。
“但今天,”林峰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评委席,“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短暂地回望过去,去触碰那些奠定我们今日和平的基石——那段充记血与火的记忆。”
他没有展示任何PPT或视频,而是让了一个手势。
三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三个外观简洁、科技感十足的VR头显设备,送到了三位评委的面前。
“我带来的‘献礼’,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它需要亲身L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