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狠中狠
讨回公道……
太后冷笑,那皇帝要如何处罚哀家听闻,陆经和卢克符联名参他,犯下十数桩大罪……皇帝,若还想大事化小,包庇纵容,那可就寒了天下人的心……
崇昭帝皱眉道:母后,平乐也是您的孙女。她再是任性胡为,又怎会通敌杀母……
哀家没说她通敌杀母!太后忽然盯着墙上挂着的《教子图》,重重一哼,脸色差到了极点,只是这公主被皇帝宠坏了,今日可以为一己之私,拿魏王挡刀,他日难保不会对皇帝和哀家动手……
墙上那一幅《教子图》,是先帝御笔亲绘。
崇昭帝心中一惊,立刻起身整了整衣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儿子明白母后的苦心,今日回去,自会敲打平乐……
皇帝啊皇帝!承庆太后轻声叹息,你可知,哀家要敲打平乐,更要敲打你——莫要让手足之争,毁了祖宗基业啊。
是儿子不孝……内不能安皇室,外不能定朝纲,还让母后跟着操心……
承庆太后喉头微微一哽,忽然握住崇昭帝的手。
皇帝,哀家老了,不想看见哀家的孙子们自相残杀。你也别再犯糊涂了啊。
崇昭帝低头,看见太后鬓角的白发。
母后教训得是,儿子自当秉持公正,不偏不倚。
承庆太后叹息着摇了摇头。
当断则断!要快刀斩乱麻,尽早铲除后患……莫要让精心栽培的几个皇子,为了一个女子,断了兄弟情分……
崇昭帝抬头,有些听不明白。
母后的意思是
承庆太后看他一眼,眸中闪过冷光。
哀家知道你为难,不用你出手。平乐这边,明日哀家派管教嬷嬷去,严加教化,相信她会有所收敛。眼下真正棘手的,是那个小薛氏……
殿内静了半晌。
她忽然凝目,若有所指地道:
有人说她从旧陵沼出来,身上带着二十万白骨的怨气,哀家原是不信的,可自从她回京,朝堂内外何曾平静过百花宴上公主癔症、太子中毒,哀家寿诞翻出旧案、纷争不断。中秋宴上萧贵妃暴毙,卢氏惨死,还有……太子为她当众失仪,端王为她兄弟阋墙,如今连魏王都被拖下水……
崇昭帝怔住,母后是说……
这个小薛氏留不得!太后定定地看着他,神色森然。
不管她与旧陵沼那些旧人有没有干系,都是一个祸乱宫闱的变数。夜长梦多,不如趁早除去。更何况——
她停顿一下,声音更低,眼下内廷丑闻频出,萧贵妃和卢氏的案子悬而未决,已是人心惶惶。若不尽快堵住悠悠众口,朝堂必生大乱!难不成,你当真让几个皇子为她自相残杀,或是让平乐公主担上杀母之罪
殿内忽起一股凉风,卷得纱帘轻响。
崇昭帝看着太后布满皱纹的脸,片刻点头。
母后所言……有理。
哀家并非心狠,实在是为江山社稷考虑。这小薛氏留着,便是一个祸害。
太后叹息一声,神色决绝。
若是错杀了她,便当她生不逢时、命数该绝!若菩萨为此降罪,哀家自会去黄泉路上赎罪!
次日,申初刻。
东宫书房的烛火,被北风卷得明灭不定。
才将将九月,天气便冻得人骨头生疼,李肇披着一件玄色貂裘大氅,在煮茶的炉火旁,正襟危坐,茶水溅湿了袖口,他却浑然不觉。
梅如晦轻咳一声。
殿下无须担忧,薛六姑娘安然无恙。
李肇原就想将这个功劳,让给端王,并没有插手营救,只是派人通知端王,然后冷眼旁观。
不费一兵一卒,便解了困局,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