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画中仙
余载,如今虽已致仕,一双鹰目仍利如利刃。他抚过画纸纹理,就着明亮的烛火细细端详。笔法、印鉴、墨色,一一甄别审视,忽而长叹。
不料叶圣一生醉心泼墨山水,几乎不描人物,却有如此神来之笔……
少顷,陆经长揖一礼。
回禀太后娘娘,此画确系叶扶舟真迹无疑。
平乐脸色铁青,踉跄后退半步。
不可能,那印泥分别是新调之色……
卢克符双眼直直望着画作,亦是频频点头,不无惊叹地道:
画纸是前朝宝绘堂的梅花版,墨色渗入肌理至少二百年。仙娥额间朱砂乃用西域鸽血石研磨而成,独特的叠色赋彩技法,失传已久,旁人模仿不来。至于这私印……
他和陆经对视一眼,抬眸深深看向文嘉。
印泥的年份确比画作要晚,但印文走势与叶氏画谱记载倒是分毫不差。老臣二十年前,也曾在姑苏见过此印,虽印钮已损,也不假分辨真仿。猜想,应是后人寻到叶老真印,重新钤盖,不算作假。
承庆太后闻声,眼尾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哀家年轻时最爱叶圣字画,没想到临到七十大寿,得了这么一件宝贝。也算是与叶圣隔着二百年的光阴结下奇缘了。文嘉,近前来——
她褪下腕上那个通体翠绿的镯子套在文嘉的腕间,眼底泛起一抹柔和的水光。
你有孝心,哀家都会记着。
文嘉顺势跪坐在太后脚下,将老人的手拢在掌心,孙女听闻祖母年少时曾梦游蓬莱……此画在佛前浸染百年香火,想来是佛祖感念太后虔心,特赐此机缘。
这画定是赝品!
平乐突然冷声,不顾承庆太后的脸色,望着文嘉怒目而视。
皇妹手头向来拮据,哪来的银子购置如此珍贵画作又从何方购得
文嘉不慌不忙,娓娓道来。
说来倒也奇妙,此画孙女未花费一文钱,是在普济寺小住时,巧得的机缘。当时,有一个落魄书生看见孙女在菩提树下虔诚祈福,竟上前赠画。孙女瞧他衣着破旧。本欲施予些银钱,对方竟分文不取,留下此画,飘然而去……
当时孙女也以为是临摹之作,但瞧着画中仙人神韵肖似祖母,也没有弃之不顾。不料,夜里忽然得了个梦,那古怪书生,对孙女说:‘以画呈贺,贵者安荣’。孙女这才找人鉴画,得知是叶圣真谜,不由惊喜万分,这不就是为祖母七十寿诞而来的吗
这剑拔弩张的场面,经她一说,变得充满了传奇色彩。
那人莫不是叶圣借梦传画……
传闻叶圣成名前,屡考不第,有一段穷困潦倒的坎坷经历……
莫不是叶圣后来得道成仙,知太后寿诞将近,特意显灵赠画
仙人降世呈祥。令人称奇。
众人议论纷纷,说得神乎其神。
文嘉谦逊一笑。
猜想是仙人借我之手,呈献此画给祖母,是祖母福泽深厚,感动上苍,实不该归功于文嘉……
这夸赞不显山不露水,却是承庆太后最爱听的。
也正如薛绥所说,只要故事讲得好,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殿内纷纷说起类似,得遇仙人指点的奇闻轶事。
承庆太后更是心下大悦。
哀家定当诚心供奉,不负仙人赐福。明日便将画送往太庙供奉,以佑大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平乐眼睁睁看着太后对文嘉有所偏爱,喉头像哽了块大石头,忽地心一横。
她扑通一声,跪在殿中。
祖母,只因文嘉献礼,勾引驸马、搅乱孙女的姻缘的事,便可以一笔勾销了吗
这事传了几天,承庆太后也略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