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了。丫鬟们将绣架搬出来,绷上底布,颜姝自己先定好成品的轮廓,倒推缝线的边线、裁剪的边线,随后即可开始刺绣。
一旦颜姝开始做她看重的事,每日除了用膳就寝之外,就只有这一件事。
接连下了几场软绵绵的春雨,她坐在窗边听雨打竹叶,做女红,日子一点也不难熬。
别看绣样只有巴掌大小,绣起来费的功夫不是小事。颜姝用的最细的绣线,随后还用苏绣的手法劈丝。她没用最细的一丝,不然这小东西恐怕要绣上一个月去了。
颜姝用着四丝粗细的线,图案的一针一线,全都由自己之手。
一场雨一场晴,随着日子推移,绣架上的图案越来越丰满。有了彩色绣线的细化,绣出来的成品比纸上粗略画的要精美数倍。
她这图案太特别了,知道她在做这事的谢氏和郑云淑被勾得好奇,常常要来看颜姝的进度。翁荣和柳姑娘也隔三差五地专程来看。
与此同时,举国瞩目的春闱一天比一天近。
颜郑两家都有要参与会考的举子,除了进京赶考的外地举子,京中也有许多过了乡试府考的高门子弟参与会试。听翁荣说,翁家主族要参考的都有四人。
令她意外的是,从柳姑娘处得知,奚元钧也会参与春闱。这种世袭罔替的勋爵家中的嫡长子,会主动考功名的可不多,就算靠他在皇帝跟前的脸面,也能为自己谋个不小的差事,做个金吾卫领军之类。这是勋贵子弟年少无爵常有的安排。
既然奚元钧也要参考,算算时日,考完三场,也到三月二十日后去了。所以颜姝大可不急,慢慢来,将这香囊做得尽善尽美,待春闱过后,她再寻机会,送到他跟前去。正好可以讨个巧,备一些送考生的礼,送个祝高中的好兆头。
颜姝三哥颜淙也是春闱举子中的一员。到了开科那日,颜姝停下手中事务,与爹娘一起送哥哥去考场。
当日,礼部官衙门前人满为患,参考的、送考的,人流熙熙攘攘。不说有没有能看到奚元钧的巧合,颜姝就只能看到身边的一圈人。
奚元钧没碰到,倒是看见了翁家送考的阵仗。
翁家参考者众多,主族四位子弟,旁支也有三人,着一样青衫的年轻郎君站在一处,挺拔如竹,远远看着都像是一道风景。
郑云淑没去送郑家参考的兄弟,不是她的同胞,即使她想去也没有人在意。所以她跟着颜姝一起送颜淙。
两人一起远望翁家儿郎,翁家世族长风、礼教严谨,人人挺拔矜贵,哪怕是远远看着,也知道那一群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
颜姝看够了回过神,正要同郑云淑说话,发觉了她眼中柔和的波澜。她会心一笑,试探问道:“云淑喜欢文质彬彬的郎君?”
郑云淑面色微红,低头轻点了点。颜姝逗她:“你若喜欢这样的,翁家可多呢,改日找荣儿牵个线。”然后她被羞怯的郑云淑轻轻推了一下,又看她扭头走掉。
颜姝知道,这是说到郑云淑心窝子里去了。知道了她的心思,颜姝便留了意,对郑云淑来说,婚姻大事的关键程度,比颜姝这边还要重。婚嫁的好坏,关系到一位姑娘的一生。既已是朋友,能帮一把,她在所不辞。
会试三场考一天休一日,到第五天才结束。这时候,颜姝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一个别致的香囊、一枚刻有鳌头,寓意“独占鳌头”,且用独山玉作料,双份讨吉祥的镇纸,另外还有她专程学的,自己亲手所做状元及第糕。
除了家中男性亲属,这是颜姝第一次为外男花费这么大的心思。她望着包好的礼品,心想送出去那天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她猜想,那奚世子九成,不,十成不会收她的东西,她先作好被下面子的准备,让自己被拒绝后能更淡然从容。这些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