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三节 来自民间的美好诗情:《商州初录》
化的描述和赞颂含有着极大的理想色彩(包括作品结尾处所写的:“城里的好处在这里越来越多,这里的好处在城里却越来越少了。”),这其实正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理想寄托。长期浸润于秦汉古老文化之中,贾平凹深深地体验到它的厚重、朴实、浑放的风格,他将其视作为一种对自我和全体社会都大有意义的民族精神。又由于这一文化传统早已散逸民间,这就使得他的“寻根”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进入民间世界、感受民间气息的过程,后者更加呈现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而古老文化不会老去,便在于与民间的贯通凝合,两者已成一个整体。虽然贾平凹作品中对民间世界的展示还很表浅,但事实上他(还有许多其他寻根派作家)已经为文革后文学开启了新的文学向度。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贾平凹在《商州初录》中尝试了一种拟笔记体的文体形式,有着文字精炼、结构呈现散文化的特点,回荡着浓烈的古典艺术气韵。这其实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有意回归,特别是在西方经典小说叙述形式之外,找到了中国文人笔记小说这一特殊的传统叙述形式,正表达出作者对古典美学境界的追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目录 > 第三节 来自民间的美好诗情:《商州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