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能告诉我袭击者的体貌特征吗
三十岁,175
厘米,黑色短发,穿白色
T
恤和灰色睡裤……
我飞快地说,眼睛紧盯着摇摇欲坠的门锁。
他有一把折叠刀,额头上有伤口在流血……
好的,廖女士,请保持通话,尽量找东西抵住门。警察马上就到,您……
就在这时,手机信号突然中断。
我惊恐地看着屏幕,手机没电了!
都是这么多天没好好休息,我都忘记给手机充电了……
我咬紧牙关环顾四周,浴室里能做武器的不多。
只希望警察真的能快些赶到。
卫生间窗口的小气窗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我踩上浴缸边,用力推开那个几乎从不开启的气窗。
幸运的是,它虽然狭小但能容下我的身体。
我艰难地挤出半个身子,看到下方是一条窄小的防火梯。
就在我几乎全身挤出窗口的瞬间,卫生间的门被撞开了。
廖小茹!
刘明的怒吼从身后传来。
我不顾一切地跳上防火梯。
我一边向下攀爬,一边祈祷警方能快点赶到。
当我爬到二楼时,听到楼下传来警笛声和喊叫声。
刘明似乎被警方拦住了,我松了口气,慢慢继续往下爬。
就在我即将踏上地面的那一刻。
一个人影从黑暗中伸出手扶住了我摇晃的身体。
女士,您没事吧我是陈警官,刚接到您的报警。
我几乎瘫软在地上,十八天的恐惧与疲惫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刘...刘明...他...
我们已经控制住嫌疑人了,您安全了。
陈警官递给我一件外套,王海老师也在楼上协助我们。
王海我愣住了。
王老师是我们刑警队的顾问。陈警官解释道。
实际上,我们监视刘明已经三个月了。
王老师作为邻居协助我们收集证据。
三天后,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我逐渐了解了真相。
刘明确实是一名连环杀手。
他与他外祖父有着相似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已在全国三个省份犯下了六起谋杀案。
医生告诉我,我患上了共情型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罕见的情况让我能在极度疲惫时。
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和记忆片段。
我的窥梦能力并非超自然现象。
而是大脑在应激状态下的一种保护机制。
王海因职业习惯,经常在梦中重现案件现场。
心理医生林教授解释道。
而你,因为童年目睹的事件和当前的危险处境,
大脑建立了预警,借用了王海的梦境来提醒你。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接受了系统的心理治疗。
从暴露疗法到认知重构,从催眠治疗到冥想放松。
林教授设计了一套特殊方案。
在安全环境下,让我重温那段七岁的记忆。
帮助我重新标记那段创伤,不再让它控制我的生活。
我坐在治疗室里,闭上眼睛。
灯光调暗,柔和的音乐在耳边流淌。
想象你站在那个巷口,但这次,你不再是那个无助的孩子……
林教授的声音温和坚定。
疗程结束后,窥梦的能力逐渐消失。
我终于可以安稳地睡到天亮。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