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198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江苏西南部山区的小村庄里,李德发蹲在自家土坯房的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光在暮色中忽明忽暗,映照着他那张布满沟壑的脸。六十二岁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至少十岁。

    爹,吃饭了。屋里传来儿子李俊生的声音,伴随着木拐杖敲击地面的笃笃声。

    李德发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叹了口气走进屋。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张瘸腿的木桌上摆着两碗玉米糊糊和一碟咸菜。二十五岁的李俊生正费力地用一只手撑着桌子,另一只手把拐杖靠在墙边,然后慢慢坐下。

    李俊生的右腿得了小儿麻痹症后就萎缩了,走路时必须拄拐杖,但勉强能做些轻活。李德发看着儿子艰难的动作,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今天王媒婆来过了。李德发搅动着碗里的糊糊,突然说道。

    李俊生的手顿了一下,头更低了:爹,咱别费那个钱了。

    费什么钱你都二十五了,村里哪个后生像你这个年纪还没成家李德发的声音突然提高,我今年六十二了,哪天两腿一蹬,你一个人怎么活

    屋里陷入沉默,只有煤油灯芯偶尔发出的轻微爆裂声。李俊生盯着自己碗里稀薄的糊糊,眼泪差点掉进去。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自从母亲五年前去世后,这个家就只剩下他们父子俩相依为命。三亩薄田,一头老黄牛,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王媒婆说,贵州那边有个姑娘,家里穷,愿意嫁过来。李德发压低声音,只要八百块钱彩礼。

    李俊生猛地抬头:八百咱家哪有那么多钱

    把牛卖了,再借点。李德发咬着牙说,我打听过了,那姑娘二十一,长得周正,身体也好。

    爹!李俊生的脸涨得通红,我这副样子,人家姑娘能愿意吗这不是害人吗

    李德发啪地拍了下桌子:什么叫害人你是我儿子!我死了谁照顾你他的声音突然哽咽,你娘临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李俊生不再说话,只是机械地往嘴里送着糊糊,却尝不出任何味道。他知道父亲的决定已经不可更改,就像当年他高烧不退,父亲背着他走了二十里山路去县城医院一样坚决。

    2

    一个月后,老黄牛被牵走了,换回六百块钱。李德发又向村里几户亲戚借了两百,凑齐了八百块彩礼。王媒婆拿着钱去了贵州,一周后带回一个叫王秀兰的姑娘。

    李俊生永远记得第一次见到王秀兰的情景。那天下午,他正在院子里费力地劈柴,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他拄着拐杖站起来,看到父亲和王媒婆领着一个穿红色碎花衣裳的姑娘走进院子。

    王秀兰比李俊生想象中要漂亮得多。她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明亮,乌黑的辫子垂到腰间。看到李俊生时,她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低下头,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

    这就是我儿子,李俊生。李德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讨好,他虽然腿脚不便,但人勤快,脾气也好。

    王媒婆在一旁帮腔:秀兰啊,李家虽然不富裕,但人实在。你跟了李俊生,不会吃亏的。

    王秀兰始终低着头,轻轻嗯了一声。李俊生注意到她的眼角有泪光闪动,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强烈的羞愧。他知道,这个漂亮的姑娘绝不是自愿嫁给他这个残疾人的。

    3

    婚礼办得很简单,只请了几户近亲。李德发咬牙买了两斤猪肉和一瓶白酒,算是给儿子撑场面。王秀兰穿着一件半新的红衣裳,全程面无表情。当司仪喊夫妻对拜时,李俊生拄着拐杖艰难地弯腰,而王秀兰只是机械地低了低头。

    洞房是西边那间原本堆放杂物的屋子,李德发提前收拾了出来,换上了洗得发白的床单。客人们散去后,李俊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两代人的求医之路简介 >两代人的求医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