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咬着牙坚持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熟练起来,手脚麻利了,也学会了怎么应对各种刁钻的客人,老板对我的态度也慢慢有了转变。
在餐馆工作的日子平淡又忙碌,直到有一天,店里来了个特别的客人。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的气质,和餐馆里那些吵吵嚷嚷的食客截然不同。我像往常一样上前点菜,他看着菜单,突然问我:小伙子,你对古董感兴趣我心里一惊,下意识地以为他发现了我曾经盗墓的事,脸上一阵发烫,结结巴巴地说:您……您怎么这么问他笑了笑,指了指我胸前挂着的一枚铜钱吊坠,那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一直舍不得摘,是枚普通的乾隆通宝。看你戴着这个,我就猜你说不定对这方面有点了解。他温和地解释道。
我这才松了口气,苦笑着说:以前是有点兴趣,不过现在顾不上这些了,得先想法子活下去。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和我聊了几句后便离开了。我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交谈,很快就会忘掉,可没想到,几天后他又来了,还专门找到我,说他叫林宇,是一家古董鉴定公司的老板,看我对古董有热情,想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对我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突然照进的一道光,可又怕这是一场不切实际的梦。
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林老板让我下班后去他公司,他亲自教我古董鉴定的基础知识。从那以后,每天下班后,我顾不上一天的疲惫,马不停蹄地赶到林老板的公司。他耐心地给我讲解各种古董的材质、工艺、年代特征,手把手教我怎么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器物的细节,还带我去库房,让我亲手触摸、感受那些珍贵的古董。为了能尽快掌握这些知识,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缠着林老板问个不停。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发觉得古董鉴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和我以前在盗墓时的野蛮挖掘、盲目寻宝完全是两码事。在这里,每一件古董都像是一部史书,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前人的智慧,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去解读。林老板也对我的努力和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渐渐地,他开始让我参与一些简单的鉴定工作,还介绍我认识了不少业内的前辈。
在一次古董交流会上,我结识了一位叫苏瑶的女孩。她和我年纪相仿,却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古董修复师。苏瑶性格开朗,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一样好看。她对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古董爱好者十分热情,不仅和我分享了很多古董修复的趣事,还鼓励我要坚持下去。一来二去,我们成了好朋友,工作之余,常常一起探讨古董知识,一起去古玩市场淘宝。在苏瑶的影响下,我对古董的热爱愈发纯粹,不再是为了金钱,而是真正被它们的魅力所吸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在古董鉴定领域逐渐站稳了脚跟,也慢慢融入了这个城市。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家乡的爷爷奶奶,想起在大西北那段惊心动魄又不堪回首的盗墓经历,想起老陈。老陈的死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始终让我无法释怀。我知道,我必须要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赎罪。
于是,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各种文物保护志愿者活动。我们深入偏远地区,向当地居民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帮助他们识别和保护身边的文物古迹;有时候,还协助文物部门对一些被盗掘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怀着一颗热爱文物的心,为了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默默付出着。
有一次,我们接到消息,在一座偏远的山区里,发现了一处疑似被盗的古代遗址。我和志愿者们立刻赶到现场,只见现场一片狼藉,到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