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戏曲
!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过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
“怨别离”园林无处不萧条!春归也,犹未觉,满地梨花无人扫。寒料峭,遥望见一点青,兀良却又早不见了。
“陷尾”则与这高山流水同风韵,抵多少野草闲花作近邻。满地白云扫不尽。你与我紧关上洞门,休放个客人,我待静倚蒲团自在眠。
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
“忆王孙”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波罗袜冷。
马东篱《潇湘夜雨》,《烟寺晚钟》二阕:
“寿阳曲”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情泪。
“寿阳曲”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张小山小令:
“凭栏人”二客同游过虎溪,一径无尘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归。灯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诗吟未成。杏花残月明,竹根流水声。
徐甜斋《甘露怀古》:
“人月圆”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无名氏小令:
“天净沙”枯藤老树暮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董解元《弦索西厢》:
“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催瘦马,一径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离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
石君宝《花酒曲江池》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朝来个雨过郊原,早荡出晴光一片,东风软,万卉争妍,山色青螺浅。
小令乐府中,这类好句,更是书不胜书,只好从略。
(三)深刻元曲善言情,以前已提过了。元曲描写情感的手段,实在可惊!元作家最善用逼写法,逆写法。陈言务去,更深一层。婉转缠绵,遂称妙绝,如:
董解元《弦索西厢》:
“尾”心头怀着,待不思忆,口中强道不憔悴,怎瞒得青铜镜儿里?
“柘枝令”顿不开眉尖上的愁锁,解不得心头愁结。是前生夙世负偿伊,也须有还彻!
“尾”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上平西缠令”望去程依约天涯。且休上马,苦无多泪与君垂,此际情绪你争知?更说甚湘妃!
“尾”驴鞭半袅,吟肩双耸,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尾”潇洒闲庭幽户,除梦里有时曾去,新来和梦也不曾做!
白无咎:
“后庭花煞”无情子规声更哀,畅好明白。既道不如归去,看作几声儿撺掇得那人来!
关汉卿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王实甫《草桥店梦莺莺》第三折: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郑德辉《梅香》第一折:
“幺篇”他曲未终肠先断,俺耳才闻愁越增。一程程捱入相思境,一声声总是相思令,一星星尽诉相思病。不争向琴操中,单诉着你飘零,可不道窗儿外更有个人孤另!
以上如“也须有还彻”,“若无多泪与君垂”,“和梦也不曾做”,“和天瘦”等,都是更深一层的写法。于此可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