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这时旁边正搭一新包、只四五人工作,由立架,而上顶,而围毡,只十五分钟光景,即已毕事。蒙人夏日逐水草而居,冬日则移住山坡凹暖处,迁移时全包可折卸收卷,载驼背上出发,到合意处,顷刻便可成立家室,真是方便!
黄昏时邀集蒙政会职员等为摄一影,他们又与我们合摄一影。摄毕,德王特为我们开赛马摔跤二会,广场上聚满了僧俗人等!计有马十余匹,除职员和兵士外,德王自己亦欣然与赛。先赛跑马,后赛走马,绕场两周。骑者上体垂直,两膝微屈,鞭丝扬处。绝尘奔腾,观众欢呼,声震原野。德王马上姿势极好、神意暇逸。赛毕又请我们骑马,大家都谢不敢,只刘风竹先生欣然上马,刘君骑术绝佳,大为“教书匠”吐气。我们团中,只张宣泽先生、容先生,雷女士三人,弛骋少顷。
次是摔跤,观众均围坐地上。德王将与赛者分成两队,以次唱挑战歌,辞句简单,声高而长,两边就各有人走出,先向德王举臂过顶,跳跃为礼,就开始相扑。先用两手擒住对方腰带,或颈下系佛像之带,胸颈相倚,盘旋相持,伺隙猛以腿膝互击,以能将对方摔倒地上为胜,然后胜者扶起败者,再向德王行礼归队。
在赛马摔跤时,有百灵庙中已出来许多红衣喇嘛,杂坐围观。这时有个年轻高大的喇嘛,面圆颊红,看到技痒处,出家人似乎亦见猎心喜,每次挑战歌停,他就笑嘻嘻地举臂跳掷而出,胜后又笑嘻嘻地行礼归队。他每次出队,我们都拍手欢呼。我忽想起“惠明下书”
一出中之“……仗佛力呐一声喊,绣旗开,遥见英雄咱……”之句,觉得一种豪放自喜之态,流露于纸上的,今又在真人格上表现了出来!想为他摄一影,惜日光已沉,无从印迹了。晚餐由我们回请德王及韩赵二君。饭后其他委员会中人员也加入聚谈,奏乐。德王亲为我们拉胡琴,弹马头琴,及三弦琴并吹笛子,似于各种乐器,无不谙熟,真是多才多艺(我们行前曾各请德王在一张小纸上题字,词系蒙字,款用汉字,笔意秀劲)。当德王奏胡琴时,韩君又为唱一情歌,唱时相顾而笑,问起唱词,才知是说:“我犯了相思病,神仙般的大夫亦治不好,只有爱人能医。她若来时,不但立时病愈,且能立刻起来操刀剁肉,包饺子给她吃。”词意直截真挚,大家听了,也无不欢笑。
乐毕,陈其田先生起来代表本旅行团,致谢蒙政委员会的招待。德王亦用蒙语致答辞,述内蒙自治运动之经过,及坦白为国之苦心,希望内地知识阶级,予以研究与援助。辞毕由韩君译成汉语。次由赵君致辞,中有“汉蒙合作,当首由有知识的青年,联合起来,……开发西北,即以巩固国防,当为助进西北而开发,勿为消灭西北而开发”,说到沉痛处,声泪俱下,合座默然动容。顾颉刚先生和文藻也相继发言,大约是说到我们所能尽力的种种径路。
会散已是午夜,明日行矣,大家都觉得心头梗塞。三日的留连,闻见上所得固多,而对于这班,我们从不知道的,苦干的,有为可爱的蒙族青年同胞,更油然生敬爱之念。他们是逼居强邻墙下的我们同母的孩儿,利诱势逼,春晖又远。我们是他们同气连枝之人,当如何为他们呼号传语,使全国同胞,都知道在穷荒极北的漠漠寒沙之中,有这些孤军奋斗的青年,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同情和援助……!
星光下,耿耿反覆,不能成寐,此时心理,和年少读吊古战场文及李陵答苏武书时,冷暖大不相同了!
晨六时半离百灵庙,有蒙政会委员数人来送行,又在灿烂的晨光中与金顶红檐作别。车过百灵河,转出九龙口,蒙政会数十个毡包都隐没在高冈之后,不能再见了,而我们心头深刻的印象是不能磨灭的。
平原上有栖息的灰鹤一群,毛羽灰白,映着绿草,极雅澹有致。张先生向天放手枪一响,群鹤惊飞,赵先生急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