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章:花城栖霞,灵蕴初生
栖霞城,其名非虚。
当日轮西沉,漫天熔金般的云霞泼洒而下,这座依偎在云栖峰怀抱中的古城,便焕发出惊心动魄的美丽。
霞光并非仅仅涂抹天际,而是慷慨地倾泻入每一条街巷,每一方庭院,将家家户户窗台、篱畔、盆钵中盛放的万千花朵,映照得流光溢彩,仿佛天地间所有的晚霞都栖息于此,久久不散。
城中百姓,无论士绅商贾,还是贩夫走卒,皆以莳花弄草为平生乐事。院落再小,也必留一方净土,精心侍弄几株心爱之花。
春日里,粉白的桃花如烟似雾,灼灼其华,掩映着青砖黛瓦。
盛夏时节,碧波池塘中芙蕖亭亭,翠盖田田,清雅荷香随风浮动,沁人心脾。
金秋送爽,各色秋菊傲霜怒放,或如金盏,或似玉盘,将萧瑟点缀得生机盎然。
即便是万物凋零的寒冬,亦有蜡梅吐露幽芳,山茶绽放艳色,于冰天雪地中透出倔强的生机。
整座城池,一年四季浸润在馥郁芬芳里,连空气都仿佛被蜜糖浸透,甜得醉人。
栖霞人深信,这份得天独厚的繁花似锦,绝非仅靠人力勤勉便能成就。
城中流传着一个古老而悠远的传说:栖霞城受花仙庇佑,乃是有灵之地。起初或许只是对自然恩赐的朴素感恩,但随着岁月流转,代代相传,这份信仰早已沉淀为一种深入骨髓的虔诚,融入了栖霞人的血脉与呼吸。
他们坚信,每一朵奋力盛放的花蕊之中,都栖息着一缕花仙的灵气,承载着天地间的祝福。而这份信仰的中心,便是城中那座历经沧桑的古旧建筑——花神庙。
庙宇虽不恢弘,香火却千年不绝。庙内并无具体的神祇塑像,只在正殿中央,供奉着一块天然而成的奇石。
此石约莫半人高,通体温润,其纹理天然勾勒出繁花绽放、藤蔓缠绕的图案,流光溢彩,仿佛蕴藏着生命的奥秘。这便是栖霞人心目中的圣物——七彩花神石。
每逢节气更迭,或遇花事不顺、家宅不安,百姓们便会携着清晨采集的清冽山泉与初绽的娇嫩鲜花,虔诚地来到庙中,焚香祷告,将心事默默诉说于灵石之前。
这份至诚至纯的信仰之力,虽无形无质,却如同无数条涓涓细流,自栖霞城升腾而起,汇向周遭的山川草木,无声地滋养着那些懵懂初开或已有灵识的花木精魂。
其中,云栖峰东麓那道陡峭如削、直面城池的悬崖,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俯瞰全城,每日最先承接破晓的第一缕霞光,最后送别沉落的夕阳余晖——便成了天地灵气与人间信仰汇聚的天然宝地,灵韵沛然。
不知始于何年何月,峭壁上一道狭窄的石缝中,一粒微小的种子,在风霜雨露的浸润和下方飘荡而来的丝丝缕缕信仰念力的吸引下,悄然萌发。
它并非凡种,甫一破土,细弱的茎叶间便隐隐有温润的灵光流转,昭示着不凡。峭壁之上,生存环境何其酷烈。
狂风如刀,霜寒刺骨,岩缝贫瘠。然而这株稚嫩的幼苗却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坚韧。它顽强地扎根于石罅,贪婪地汲取着稀薄的土壤养分和日月精华。
更在不知不觉间,它的每一片嫩叶,每一丝根须,都在本能地捕捉、吸纳着从下方花城飘散而来的、那些饱含着虔诚心愿的信仰念力——祈求花开不败的园丁、渴望家人康健的主妇、希冀城池安宁的老人……这些纯粹而温暖的意念,如同看不见的暖流,温柔地包裹着峭壁上的幼小生灵,丝丝缕缕地渗入它的脉络,悄然催化着它灵识的萌动与成长。
岁月无声,在风霜雨雪的磨砺和信仰之力的双重滋养下,峭壁上的小苗渐渐长成,枝干遒劲。
它的花朵,颜色是少见的深红,浓烈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