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扔进湖里,看着它渐渐沉底,从今天起,世上再无沈昭雪,只有江湖中的孤魂野鬼。
说完,她转身走进烟雨。
萧承煜想追,却被阿箬拦住:太子殿下,您该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再也追不回来了。
湖面上,梅花随波逐流。
昭雪摸着腰间的青铜酒壶,仿佛还能感受到萧承焕的温度。
她知道,这一世的风雪终将过去,但有些东西,却永远留在了雁门关的雪地里——比如那个会为她挡箭的傻子,比如那盏写着白首不相离的孔明灯。
远处传来暮鼓晨钟,她摸出半卷《木兰辞》,在梅树下轻轻吟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风掠过湖面,卷起千堆雪。她知道,属于沈昭雪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番外·雪落宫墙
太和十七年冬,长安落了十年未遇的大雪。
萧承煜站在宣政殿的龙椅旁,望着阶下跪在雪地里的老臣。
那人怀里抱着卷泛黄的《洗冤录》,封皮上沈氏二字被雪水浸得发皱。
陛下,沈家军器司的旧部已找到当年铸造玄铁重剑的匠人。老臣叩首,匠人亲口证实,当年伪造私通南朝文书的,是前户部尚书......
够了。萧承煜抬手打断,指尖摩挲着龙椅扶手的饕餮纹——这是他登基后命人重新雕刻的,纹路与沈昭雪的霜华匕首分毫不差。
殿外忽然传来宦官通报:江南贡使求见,献上稀世珍品。
萧承煜本想拒见,却在听到羊脂玉麒麟时猛地抬头。
玉盘呈上的瞬间,他呼吸一滞——那麒麟的右前爪缺了一角,正是当年沈昭雪摔碎的那枚。
此玉是在苏堤旁的渔翁手中购得。
贡使道,那渔翁说,曾见一白衣女子坐在湖边整日落泪,最后将玉麒麟投入水中。
萧承煜握紧龙椅边缘,指甲几乎掐进木头。
他想起去年冬至,钦天监说江南有祥瑞,他便微服去了苏堤。
远远望见个女子在梅树下吟诵《木兰辞》,风掀起她的衣角,露出半截青铜酒壶。
她现在何处他声音发颤。
贡使摇头:渔翁说,女子第二日便不见了,只在岸边留了半卷书。说着呈上一本残旧的书册。
是《木兰辞》。
萧承煜翻开扉页,褪色的昭雪二字旁,多了行小字: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那字迹他认得,是沈昭雪的笔迹。
当晚,萧承煜宿在武德殿。
他抱着青铜酒壶喝得酩酊大醉,恍惚间看见烛光里走来个穿戎装的女子,腰间霜华匕首泛着冷光。
昭雪他伸手去抓,却只握住一片虚无。
陛下又梦到沈姑娘了贴身太监轻声道,太医说,您心结难解,恐伤龙体......
心结萧承煜大笑,笑声里带着血泪,朕坐拥万里江山,却连一个人都留不住,算什么心结
他摇晃着站起身,走到殿外的梅树旁。
雪落在梅枝上,像极了那年雁门关的胡杨雪。
他摸出怀中的碎玉——那是他命能工巧匠将玉麒麟复原的,却总差那么一角对不上。
承焕,他对着虚空低语,你说朕要是把这江山都赔给她,她会不会肯回来
无人应答,只有北风卷着雪花,扑在他滚烫的脸上。
太和十八年春,萧承煜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为沈家平反,追封沈毅为镇北王,玄甲军余部编入羽林军。
同日,他身着微服出了宫。
宫人在他枕下发现一封诏书,字迹潦草如狂草:朕去寻一位故人,若不归,传位皇太孙。
江南的梅花开得正好。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