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风雨会贤才
我带着十名贴身侍卫化好妆,从大本营出发前往南京,此时江南一带阴雨连天,绵绵的细雨将道路浇灌的泥泞难行,但此时我渴望着见到娇娇,也希望寻找到人材,因此顾不得疲惫,马不停蹄的急奔。
,好人侠,善剑术。弱冠从军新疆,为巡抚刘公锦当幕府,刘巡抚称其为大才,曾推荐给清朝廷,按历史推算,现在他应该处在四方云游阶段,过几年将被清光绪帝招回清朝廷,成为维新变法的一名干将,最后成为戊戌变法失败菜市口就义的六君子之首。谭嗣同的才华和人品,可以说是光绪年间的最杰出的才俊。
我认为能够和这样的历史人物把酒论天下,自然一定是个乐趣和荣幸,我对罗涛言道:“你安排一下,我们请他喝酒。”
中午,我们在南京最大的酒楼烟雨楼宴请谭嗣同,我们特意要了三个紧挨着的雅间,用于请谭嗣同的雅间位于中间,而两侧的雅间则坐着我们的侍卫,这样的安排便于我们和谭嗣同深入交谈。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在烟雨楼附近还布置了几名眼线,负责站岗放哨。
我和罗涛早早的便到了烟雨楼的雅间里等候谭嗣同的到来,12点时,谭嗣同准时出现,这是个守约的君子。
那谭嗣同一进我们的雅间,我的眼前便是一亮,我没想到此人如此的器宇玄昂、风度翩翩,只见他身材精壮、四方脸、浓眉大眼,身穿白色锦袍,腰挂一把宝剑,整个人英气逼人、俊朗非凡。
他一进屋,对罗涛说道:“罗兄,小弟不才,又来讨酒喝了。”
我一听,心想此人不拘小节,到是个风趣大度的人。
罗涛向他介绍我道:“这是我大哥孟天明,也是个豪爽仗义之人,而且博学多才、武功惊人,可以说也是当世的英雄人物。”
罗涛这小子将我夸成了一朵花,惟恐谭嗣同小瞧了我。
谭嗣同一听,眼睛立马一亮,连忙和我寒暄道:“我听罗兄谈起过你,没想到竟然是如此年轻的俊才,今日我要和仁兄坐下好好的论论知己,谈谈咱们关心的事情。”
我也客套道:“潭兄大才,兄弟早已经仰慕,今日一见兄器宇玄昂,果然是个人中龙凤,我今日也要和仁兄把酒论英雄。”
我们都坐到了下来,一会工夫,酒保将酒菜都端了上来,雅间的门关上了。
我先说道:“咱客套话就不说了,今日宴请潭兄,是仰慕你的大材才刻意前来拜访,我很想听听罗兄对当前国内形势和国外形势的见解和判断。”
谭嗣同言道:“好,孟兄爽快,我也直言不讳,当前朝廷内外忧患,在内一批思想保守的王公大臣左右朝政、不思进取,在外各国列强虎视眈眈我中华物产、财富,经过三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造反、白莲教造反等一系列的大波动,朝廷已经元气大伤,国家积弱、人民困苦,真是到了不改革不足以重振朝纲的地步,因此我主张学习西学、博采众长、改革国政、扬长避短。仁兄你的见解呢?”
我心想,此人虽然有才,但对清王室依然忠心耿耿、话里话外只是谈改革,不谈进行社会变革。
我应道:“我与仁兄有些看法有些不同,当前国外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一些原先落后的国家,经过变革也已经变落后为发达,我们东边的国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也从封建君主制改为君主立宪制,而我们国家却依然如故,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有清朝这个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存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族王公大臣,不甘心大权旁落,决不会让朝廷进行变革的,这些人的做法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步,对于这样一批脑袋已经僵化了的掌握我中华命运的保守派当权者,仁兄还认为应该对他们抱有希望吗?我们要想救中国、抗洋夷,就要另辟它法。”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