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开元时期全盛:物阜民丰,万邦来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在《忆昔二首》中,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令人神往的开元盛世图。唐玄宗李隆基统治下的开元时期,大唐王朝国力鼎盛,将华夏文明推向了历史巅峰,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维度都绽放出璀璨光芒,呈现出一派物阜民丰、万邦来朝的盛景,成为当时世界舞台上当之无愧的中心。
一、政治清明:贤才汇聚,制度革新
唐玄宗登基之初,便展现出对贤才的极度渴求与珍视。彼时的朝堂,犹如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众多精明能干、心怀社稷的仁人志士纷至沓来,其中姚崇与宋璟堪称开元贤相的典范。姚崇获任宰相之际,呈上了影响深远的
“十事要说”。这十条建议,条分缕析,涵盖了实行仁政以润泽百姓、克制边功以休养生息、严禁宦官干政以正朝纲、杜绝皇亲国戚盘踞台省以保公正等关键领域,精准地切中了当时政治的时弊。唐玄宗慧眼识珠,全盘接纳,以此为开元初期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姚崇的全力辅佐下,唐玄宗着力整顿朝政,对官僚机构进行了大胆精简,大量尸位素餐的冗官被裁汰,行政效率大幅提升,财政支出显着减少。与此同时,官员考核制度得以严格执行,对于贪污腐败、渎职无能之辈,严惩不贷,官场风气由此焕然一新。
姚崇之后,宋璟接过宰相重担。宋璟为人刚正不阿,秉持公正执法的理念,力主宽赋役、省刑罚,一心为民。在他主政期间,坚决维护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坚决抵制请托之风,使得官员选拔更加清明公正。在宋璟等一众贤臣的不懈努力下,唐朝的政治制度持续优化,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更为顺畅高效,决策机制也愈发科学合理。皇帝、宰相与三省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又相互协作的微妙平衡,共同驱动着国家机器有条不紊地高效运转。
律法建设同样是开元政治的一大亮点。唐玄宗时期精心修订的《开元律》,以《唐律疏议》为蓝本,进一步细化完善,对各类犯罪行为的界定更为清晰准确,刑罚设置也更加科学合理。《开元律》的颁布与施行,犹如为社会秩序筑牢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为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开元年间,因律法严明公正,社会犯罪率大幅降低,“囹圄常空”
成为当时社会安定的生动写照。
二、经济繁荣:农工兴旺,商业繁茂
农业作为封建经济的根基,在开元时期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农耕技术的革新堪称一大亮点,曲辕犁与筒车的广泛应用,宛如为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曲辕犁设计精巧,操作灵活便捷,无论是平坦的沃野还是起伏的丘陵,都能轻松实现深耕细作,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筒车则巧妙借助水力,实现了自动灌溉,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还使得更多农田能够及时得到水源滋养。除了技术革新,政府对水利工程的大力兴修也为农业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关中地区,一系列纵横交错的灌溉渠道拔地而起,大片农田由此受益,粮食产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史载,开元年间全国耕地面积达八百五十万顷左右,仓廪充实,“公私仓廪俱丰实”
的盛景成为现实。
手工业在开元时期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丝织业技艺登峰造极,蜀锦以其色彩绚烂、图案精美而闻名遐迩,成为唐朝对外输出的拳头产品,备受海外市场青睐。陶瓷业更是大放异彩,唐三彩造型别致、色彩斑斓,不仅在国内备受追捧,还远销海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艺术使者。邢窑的白瓷
“类银”“类雪”,质地洁白细腻;越窑的青瓷
“类玉”“类冰”,色泽温润如玉,二者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