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儿皇帝石敬瑭:卖国求荣,千古骂名
国之屏障。失此则中原危矣。”(《宋史》)一旦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中原政权将直接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然而,石敬瑭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全然不顾这些后果,毅然决然地与耶律德光签订了这份丧权辱国的契约。

    2

    “儿皇帝”称号的羞辱性内涵

    除了割地赔款和称臣之外,石敬瑭还答应认比自己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这种“父子”称谓在东亚文化圈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之间讲究的是道义和礼仪,君主是臣子的主宰和引领者,臣子应该对君主保持尊重和忠诚。而“父子”关系则更加亲密和绝对,父亲对儿子拥有绝对的权威,儿子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

    石敬瑭称耶律德光为父,无疑是对自己的极大羞辱,也违背了传统的君臣伦理。当时,后唐的一些将领和士人得知石敬瑭的这个决定后,纷纷指责他的行为是“卖国求荣”“丧失廉耻”。刘知远作为石敬瑭的部将,也私下讽刺他说:“称臣可耻,称儿甚矣!”

    三、

    不义之帝:政权合法性的崩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简介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目录 > 第十七章 儿皇帝石敬瑭:卖国求荣,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