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将我困在雕花窗棂后的囚笼里。

    n

    破晓时分,晨雾未散,n

    我就得在青砖地上抻开筋骨。n

    那些年在叔父家蜷着身子睡柴房、石板地落下的老伤,n

    在剧烈的下腰动作中翻涌作痛。n

    有次险些闪了腰,冷汗浸透的后背贴着冰凉的地面,n

    嬷嬷却冷着脸用戒尺敲打:“腰板挺直,郑府的媳妇连这点苦都吃不得?”盛夏蝉鸣聒噪,汗水顺着下颌滴在砖缝里;n

    寒冬腊月,指尖冻得发紫,n

    稍一松懈,戒尺便重重落在颤抖的腰腹,n

    青痕叠着紫印,连痛呼都得拿捏着腔调,学着娇弱千金的模样。

    n

    日头爬上中天,练完体态又要对付那比米粒还小的珍珠。n

    郑墨林嫌弃我粗粝的手指不配执笔研墨,偏要我用细钻头穿孔。n

    针尖大的珠子在掌心打滑,没几日,十根手指布满密密麻麻的针眼,n

    血珠渗进绣帕的并蒂莲纹里,晕开一朵朵诡异的红梅。n

    嬷嬷连连摇头,说我天生不是做绣活的料,n

    可我咬着牙坚持——毕竟当初姨母接我入门时,说过这是通往“好日子”的必经之路。

    n

    暮色四合,我顶着沉重的典籍练习莲步,裙摆扫过青砖,扬起细碎的尘土。n

    崴了脚就用布条缠住接着练,额头被书角划破,血珠顺着眉骨滑进眼睛,刺痛得直流泪。n

    夜半抄经时,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摇晃的光晕,蝇头小楷看得眼睛发疼,手腕累得几乎拿不住笔。

    n

    当我终于能勉强跟上这严苛的课业,却在偶然间听见郑墨林与友人私语。他提起林小姐时眼底的炽热,与看向我时的嫌恶判若两人。n

    原来我拼命想要迎合的,不过是他人眼中的替身。n

    林小姐未婚夫离世的消息传来那日,郑墨林摔门而去的声响震落了廊下的铜铃,也震碎了我最后一丝期待。n

    姨母握着我布满茧子的手,泪水打湿了绣着金线的帕子。n

    “是姨母对不住你……”她哽咽着说。n

    我反握住那双保养得宜的手,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n

    “能离开叔父家,还能寻个安稳去处,已是天大的福气。”n

    窗外的海棠花簌簌飘落,恍惚间,我仿佛又看见在叔父家洗衣时,n

    远处周家朱漆大门上高悬的匾额——或许那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归宿。n

    n

    周家的红媒跑得比夏日骤雨还急,n

    得知我虽非郑家嫡女,却能给病弱的公子冲喜,立刻喜笑颜开。n

    尤其姨母送去生辰八字,经大师一算,n

    竟说我与周公子命数契合,是旺夫的天定良缘。n

    转眼间,沉甸甸的聘礼便抬进了郑府,三日后便要将我迎过门。n

    姨母摩挲着我嫁衣上的金线,眉间尽是犹豫:“再等等?等墨儿回来”我轻轻摇头,指尖抚过鬓边的珍珠步摇,n

    那些被戒尺打过的淤青、绣帕上的血渍,都在提醒我不必再回头。n

    姨母红着眼眶,终究按嫡女的规格备下十里红妆,将我扶进了雕花花轿。

    唢呐声、鞭炮声震天响,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穿过半座京城。n

    行至长街转角,忽听得马蹄声由远及近。n

    隔着红盖头,我听见熟悉的呵斥声——是郑墨林的小厮带着哭腔:n

    “少爷,夫人命奴才务必请您回去,表小姐她”n

    “闭嘴!”n

    靴底踹人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郑墨林周云恒简介 >郑墨林周云恒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