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任务 (五)
是帝国第三代野战多功能运输车,具备局部拆解与防御重构能力。
标准操作时长:单人十分钟完成拆卸,四人协作两分钟完成防御阵地初步部署。
”士官将护甲侧壁揭开,展示出内部嵌套式结构,每片护板皆装有磁吸锁扣以及卯榫结构大量减少螺丝的使用,可展开支撑脚,模块彼此相连时可形成弧形或l型遮蔽体。
装甲板作为前线掩体,货箱底架可立起变为掩体骨架,车载能量核心则驱动热能干扰装置,车载机枪是整个防线的火力核心。
在实操中,玲月小队轮流进行练习。
“整个碉堡模式以车为心、装甲为壁、货箱为体,组合成一座标准野战防御阵地。
”士官在一旁观察一边讲解:“你们算是上手快的,实战时可能连三分钟准备时间都没有。
记住一句话:能多挡一会,就多活一时。
”玲月望着已展开的野战车,她很清楚,真到了掉队那一刻,这辆车,可能会救她们一命。
训练结束后,玲月小队被调派协助后勤执行补给作业。
距离出发,只剩不到一小时。
任务分配一完成,他们便第一时间回到车队所在区域,开始最后的整备。
七台野战运输车整齐排列,车身涂装统一,表面清洁得锃亮,显得和周围尘土与油渍交错的战地格格不入。
一名勤务士兵引导玲月小队前往其中一台指定的车辆,她们此行的野战补给车——第七车。
“确认装备、货物、补弹、通讯模组与车体完整性,三十分钟内准备完毕。
”玲月扫了一眼时间。
语彤立刻检查驾驶舱侧通讯系统,开始校准通讯频段与定位模组;亦辰则已登上顶部炮座,检查固定结构与车载机枪的旋转灵敏度;齐原把武器装备搬上车检查车子轮胎引擎等;昭昭在后舱固定物资,反复拉紧捆带,将每一箱补给锁定在最稳位置。
玲月则站在副驾驶门外,一边查看任务板上的路线图与气象数据,一边在地图上标记转弯处,及重点路段与风险点。
她最后确认了一次撤离标记、通讯频率与应变动作编号,方才登车入位。
上车后,各就各位。
齐原坐进驾驶座,系紧安全束带,手握方向盘,开始摆弄方向与油门;语彤坐在后排通讯台前,系统监测画面亮起,一串串通联编号与指令缓缓滚动;亦辰坐在顶部火力位,调整射角,确认备弹已上膛;昭昭则在车内靠近备弹箱处整理剩余器材,边记录边贴上物资标签。
玲月坐在副驾,侧头确认控制台运行状态,同时快速将作战路径与各项应变程序在脑中重新过一遍。
前线基地的出发广场被各支补给车队塞得满满当当。
二十个东南方向阵地补给任务编组整齐列队,等待调度系统依次发令。
最远的阵地第20号阵地的车队最先出发,随后是19、18……第17阵地……语彤突然接到任务指示时一阵错愕:第17号阵地的补给编组位于第五顺位出发,出发时间预计为十分钟后时。
“不是才二十个阵地?我们17怎么会排在第五顺位,是我算术有问题吗”语彤调侃的听着通报。
“20号阵地最外圈,17……也靠外圈了,但怎么是第五个出发”亦辰的语气没什么情绪应和道。
列队缓慢推进时,齐原看见旁边熟悉的身影。
那是他们刚刚并肩经历车厢防守的熟面孔——韩魁。
齐原兴奋地摇下车窗:“哟!老韩!”老韩此刻坐在第16号阵地的补给车中,抽着一支电子烟,看到齐原招手也只是点了下头说道:“我们16,运弹药的,还算靠前,你们第一次就17,小心呀!”车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