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谋逆案(二)
人。

    ”那吏员上前拱手答道,“此令牌为羽林卫追缉刺客时,于护城河岸边一处隐匿所中搜得。

    事后几名刺客畏罪自尽,仅余一人重伤被擒,其供称所行确与太子有关,却言辞含糊,未能给出确证。

    ”他顿了顿,又道:“下官已命人对其口供再行比对审讯,但至今未得实据能将此案与太子之名直接相连。

    ”谢扶摇坐在末席,面色如常,眼角余光却一丝不漏的查验着在场众人的神色举动。

    沈砚之随即沉声道:“太子已被安置在寺内,但这令牌之事……来得蹊跷,未免过于显眼。

    ”上首,公冶时珞忽轻笑出声,复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如今陛下龙体不豫,诸位应尽力分忧,此时更当谨慎行事,不容再生事端。

    ”他语气不轻不重,却令席上的几人皆是心头一震。

    谢扶摇垂眸不语,指尖不自觉轻叩桌面。

    她直觉此案必是与他脱不开干系,但时势所趋,纵有怀疑,她也不得不顺应众意……“此案,已非能拖之事。

    ”沈砚之叹息一声,神色凝重,复又道:“陛下虽未明言定罪,却屡次试探,既生疑念,便不可违逆天意。

    ”钱斌也点头附和道:“请王爷与寺正一同亲入狱中,面审重犯,查明真伪,还陛下一个交代。

    ”“本王自无异议。

    ”公冶时珞温声应道,眼眸平静地扫过众人,视线在谢扶摇面上稍作停留,笑意不明。

    “谢大人初入仕途,不如今日便随本王一道,亲审一案,倒也锻炼心性。

    ”谢扶摇闻言,起身拱手,语声清越:“下官遵命。

    ”走出正厅,二人并肩穿行过长廊,廊道内阴暗幽深,墙面斑驳,长满青苔,墙壁之上正燃挂着光线昏暗的油灯,火光跳跃间,又勾勒出一片片模糊不清的倒影。

    二人进入狱门后,便见周围数名狱卒把守,那名刺客蜷缩于角落处,身着破漏的一袭黑衣,头发凌乱,血污斑驳地糊满他的面颊和全身,赫然是刚才受过刑罚。

    谢扶摇脚步微顿,目光扫过他满身是伤的模样,微不可查的叹息一声。

    见此情景,公冶时珞神情平静,看着那些狱卒的眸中,却有些许寒意一掠而过,转而被他迅速敛去。

    他上前一步,眸色暗沉,低声开口道:“本王问你,是何人授你太子令,令你行刺御驾的?”那刺客闻声身子轻轻颤了一下,过了半晌,方抬起眼皮,瞳孔涣散,却仍低声答道:“是太子殿下…亲赐……命我借‘集英宴’之机…行刺……为大计铺路……”“证据呢?”谢扶摇沉声逼问,眼眸凌厉,复又开口道:“光凭片言片语,便想坐实谋逆之罪吗?”刺客神情恍惚,喘息间断断续续地答道:“太子…曾口谕……称陛下年迈,国将新主…此时不动…将再无良机……”忽的,似是注意到了什么,她死死盯着那人的瞳孔。

    此人的语气显然已是背熟之词,不带丝毫挣扎或迟疑。

    “此人口供不实。

    ”她忽而轻声道。

    “谢大人何出此言?”公冶时珞看向她,笑意仍在,却稍有下沉。

    她低声回道:“他瞳孔涣散,声线颤抖,应服过迷药,不排除审前被人诱导暗示。

    ”“审前服药之事,已有狱医记录。

    ”一侧的吏员低声道。

    公冶时珞不再多语,只淡淡道:“那便再问太子。

    ”不多时,众人便来到了天牢内侧殿,此处森严封锁,更有羽林卫重重把守,禁止出入,消息难以传递半分。

    公冶跖被铁链束缚于椅上,双手反缚、面色苍白,却仍挺直脊背,神情冷傲。

    瞧见那人与大理寺一众人步入其内时,他嘴角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君恩不渡(重生)简介 >君恩不渡(重生)目录 > 谋逆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