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章 众筹开海
,海外诸国以及倭寇海盗必定蜂拥而至,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呐。"

    当听闻朱元璋有意解除海禁,恢复贸易的时候,殿中沉默不语多时的文官们顿时像是被人踩到尾巴一般,纷纷跪倒在地,争先恐后的嚷嚷道。

    更有甚者,在语无伦次之下,竟是喊出了"与民争利"等口号,惹得朱元璋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阴沉下来。

    曹爽果然没有说错,朝中的这些文官士绅们为了维系切身利益,必然会不约而同的抵制海贸。

    "诸位卿家担心的问题,朕都想到了"

    半晌,朱元璋略有些不满的声音于奉天殿内响起,其犀利如刀的眸子也在殿中群臣的脸颊上掠过。

    终究是积压多年,在朱元璋冰冷的注视下,殿中情绪激昂的朝臣们先后闭上了嘴巴,不敢与其双眸对视,但不断起伏的胸口,仍在诉说着其不甘的内心。

    "这海上贸易,咱不用国库掏钱。"

    "咱打算让宗室和勋贵们挨个出钱,反哺咱的大明。"

    此话一出,本是有些躁动的奉天殿再度安静下来,面色涨红的朝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狐疑。

    今天的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

    而在奉天殿角落,一直作壁上观多时的武勋们听闻朱元璋的决定之后,也是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好端端的,他们招谁惹谁了?

    只是就在殿中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等待许久的凉国公蓝玉便急不可耐的从队伍中蹿了出来,满脸狂热的殷切道:"回禀陛下,臣凉国公蓝玉,愿献白银五万两。"

    嗯?

    这突如其来的呼喝声,不仅令文官们交头接耳,就连一众武勋们也是惊疑不定。

    这什么情况?

    近些年,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他们这些武勋们的处境可谓是如履薄冰,莫说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就连来路不明的财物都不敢轻易收受,以免引起朱元璋的不满。

    如此情况之下,他们武勋攒点余财,实在是不容易啊。

    可现在,凉国公蓝玉大手一挥,几万两白银就交出去了?

    "臣曹国公李景隆,愿捐献白银三万两。"

    不同于身旁犹豫不决的寻常武勋,作为正儿八经皇室外戚的李景隆稍作沉吟,便是紧随凉国公蓝玉之后,表达了对于海贸的支持。

    对他而言,钱财皆为身外之物,什么都比不上朱元璋的青睐和信任。

    只要朱明江山不倒,他曹国公一脉便得以世袭罔替,何须在乎那些身外之物?

    "臣颍国公傅友德,愿捐献白银五万两。"

    片刻之后,早已察觉到今日朝会隐隐有些诡谲的傅友德也是侧身出列,盎然看向上首的朱元璋。

    对他而言,若是能够通过此等方式抹除朱元璋对他的猜疑和忌惮,他几乎是求之不得。

    "臣宋国公冯胜,愿捐献白银三万两。"

    不多时的功夫,又是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于奉天殿内悠悠响起,使得队伍庞大的文官们为之咂舌。

    这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多年的武勋们,倒是颇有家财呐。

    "臣定远侯王弼"

    "臣景传侯曹震"

    在凉国公蓝玉及颍国公傅友德等人的号召下,殿内余下的武勋们像是如梦初醒一般,纷纷慷慨解囊。

    不过盏茶的功夫,平日里一向深居简出的武勋们便拼凑出数十万两白银,使得坐在上首的朱元璋连连颔首,笑容不止。

    "赵卿家,筹建船队的钱粮,咱给你凑出来了。"

    "诸位卿家应该没有话说了吧"

    随着最后一名"慷慨解囊"的宗室藩王退回到队伍之中,颇有些春风拂面的朱元璋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简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目录 > 第22章 众筹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