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章 血路探营
    血路探营(金大安三年二月朔州城东门外)

    金大安三年二月,朔州城东门外的风雪卷着沙砾,将

    “朔州”

    二字的匾额吹得吱呀作响。萧虎混在流民队伍中,破旧的羊皮帽压得极低,却仍能看见城门洞开处,金军百夫长的铁浮屠甲胄在雪光中泛着冷光,其腰间悬着的狼耳串足有二十余只,每只耳尖都结着冰碴

    ——

    正是金军

    “以耳计功”

    的铁证。

    “老狗日的金狗,查得比腊月的饿狼还凶。”

    巴特尔缩着脖子凑上来,身上的补丁棉衣下,三狼结皮绳若隐若现。他故意用胡汉混杂的方言咒骂,舌尖卷着蒙古语的颤音,尾音却带着山西话的拖腔,活脱脱一个在汉地讨生活的蒙古流民首领。

    流民队伍在城门口排成长龙,萧虎数着门前的拒马桩,共十三根,暗合金人的

    “十三太保”

    阵。巴特尔领着十余个

    “老弱病残”

    上前,怀中抱着的药箱正是萧氏昨夜连夜改制的,箱角的虎纹木雕里嵌着磁石,专为吸附城墙上的铁蒺藜。

    “哪里来的?”

    金军百夫长的铁槊重重砸在拒马桩上,惊得队伍里的老妇人踉跄半步。巴特尔立刻扶住老人,抬头时已换上满脸谄媚:“回大人话,咱是丰州逃荒的,拖家带口三十来号人,想进城讨口热汤喝。”

    百夫长的目光在队伍里逡巡,忽然盯着巴特尔腰间的皮绳:“你这皮绳,倒是像蒙古人的手艺。”

    他伸手去抓,萧虎的心猛地提起

    ——

    皮绳内侧绣着的狼头纹,正是弘吉剌部的暗记。

    “大人容禀!”

    巴特尔忽然用纯熟的女真话作答,“这是早年给金爷拉马时,从死人堆里捡的,图个结实。”

    他随手扯开绳结,露出里面裹着的半块火铳零件,却又迅速用破布包住,“卑末哪敢用蒙古人的物件,全家老小的脑袋都在大人手里攥着呢。”

    百夫长的脸色稍缓,却仍盯着萧氏的药箱:“那老乞婆箱子里装的什么?”

    “回大人,是些治风寒的草药。”

    萧氏掀开箱盖,露出底层的虎骨粉,“这年头,能换半块麸子饼呢。”

    她忽然咳嗽两声,暗传

    “狼喉预警”

    的信号

    ——

    这是昨日在乱葬岗新定的暗号,三长两短代表

    “布防严密”。

    巴特尔立刻会意,突然指着队伍后方:“大人,那孩子快断气了!”

    趁百夫长转头之际,他迅速扫过城门内侧的墙根,发现三块青砖上分别刻着海东青爪印与汉字

    “火”“甲”“西”——

    这是金人惯用的布防暗记,意为

    “西南角楼藏着火铳甲兵”。

    萧虎顺着巴特尔的目光望去,看见墙根处的积雪被踩出特殊纹路:五枚脚印成狼首状,鼻尖指向西北

    ——

    那是弘吉剌部

    “狼首指路”

    的密语,暗示铁木真可能被囚于西北方的

    “黑水牢”。

    “都给我滚进去!”

    百夫长不耐烦地挥槊,“日落前滚出城,否则当蒙古细作论处!”

    巴特尔连声称谢,领着队伍鱼贯入城,萧虎却在跨过门槛时,用狼皮护腕擦过刻着暗记的青砖,护腕内侧的苍狼之印与砖面纹路悄然相契。

    进城后,队伍在西街破庙落脚。巴特尔掀开衣襟,露出胸前新刻的虎纹刺青,“西南角楼三层,藏着二十架火铳;西北黑水牢,外墙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图虎简介 >巴图虎目录 > 第22章 血路探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