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车子停在苏沁公寓楼下。她没有立即下车,而是转向陈瑾年: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不仅为了我母亲和你父亲,还为其他受害者家属。

    陈瑾年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所有受害者家属,他们同意联合申诉。检察院也同意由你主笔最终的医学证据报告。

    明天开始,苏沁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整理一份任何法官都无法忽视的报告。

    接下来的几周,苏沁几乎住在了法医中心。她重新检查了每一份物证,比对每一位受害者的尸检记录,梳理出一条无可辩驳的证据链。陈瑾年则负责协调法律程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滴水不漏。

    他们常常工作到深夜,共享外卖咖啡和疲惫的微笑。有时,当苏沁埋首显微镜时,会感觉到陈瑾年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她身上,但当她抬头,他总是假装在看文件。

    四月中旬的一个雨夜,苏沁终于完成了最终报告。她伸了个懒腰,发现陈瑾年靠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拿着一份案卷。灯光下,他看起来比醒着时年轻许多,那道疤痕也不再显得那么严厉。

    苏沁轻手轻脚地拿了条毯子盖在他身上,却被他突然抓住了手腕。陈瑾年的眼睛猛然睁开,瞬间从睡梦中清醒过来——警察的本能。

    报告写完了他松开手,声音因刚睡醒而沙哑。

    苏沁点点头,在他旁边坐下:三百页,附带所有实验室数据和照片。张明远这次逃不掉了。

    陈瑾年翻阅着厚厚的报告,眉头渐渐舒展:这太全面了...你连十五年前的证据都重新做了比对

    嗯。苏沁疲惫但满足地靠向沙发背,用现代技术重新检测了赵康案的所有物证,确认与张明远的DNA和指纹多处吻合。证明他不仅是模仿者,实际上从十五岁起就参与了赵康的犯罪活动。

    陈瑾年突然站起身,走向窗边。雨滴在玻璃上划出蜿蜒的痕迹,像无数小小的河流。

    我父亲...如果当年有这些技术...他的声音哽住了。

    苏沁走到他身边,没有触碰,只是并肩站着:你父亲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就像我们一样。

    陈瑾年转向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我们比他们幸运。至少...我们不是一个人面对。

    两人的目光在雨夜的灯光中交汇,某种无需言明的情感在空气中流动。最终是苏沁先移开视线,假装查看手表:很晚了,我们明天还要去见检察官。

    五月的法庭之战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张明远表现得时而冷静理智,时而疯狂偏执,完美地扮演着精神病患者的角色。但苏沁的医学报告和陈瑾年的侦查记录形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将真相完整呈现。

    最终,法官驳回了精神病辩护,判处张明远和马国栋多项终身监禁,不得假释。当法警将张明远带出法庭时,他回头看了苏沁一眼,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仿佛在说游戏还没结束。

    但苏沁不再畏惧那个眼神。她平静地回望,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法庭侧门。

    他再也不能伤害任何人了,陈瑾年低声说,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我们赢了。

    我们赢了,苏沁重复道,感到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从心头落下。

    案件结束后,局长批准了陈瑾年的提议——成立一个专门调查连环犯罪和悬案的小组,由他和苏沁共同负责。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重新审查过去二十年所有未解的连环犯罪案件,寻找可能的联系。

    六月的一个周末,苏沁接到陈瑾年的电话,约她去城东的一个地方见面,说有重要事情商量。当她到达时,发现是那个废弃工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如今已经长满野草,围栏上爬满了藤蔓。

    陈瑾年站在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地方,穿着休闲衬衫而非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逆光寻踪简介 >逆光寻踪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