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悼杜波依斯博士
    我第一次看见杜波依斯博士,是在1959年的早春,北京饭店的楼上,杜波依斯博士九十晋一大寿的寿堂里。在贺轴满壁、红烛高烧的欢腾热闹的气氛之中,这位端严而风趣,稳健而和蔼的褐色皮肤的、看去只有六十上下的老人,谁也想不到他献身于他的亲爱的同胞——美国黑人的解放运动,已经有了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的晚会上,当杜波依斯博士夫妇和他们周围的中国朋友们谈笑风生的时候,我默默地坐在一边,心头涌起许许多多我所见所闻的关于美国黑人生活和斗争的事情。

    我记得,我还只有五岁的时候,我的舅舅每天晚上给我讲《黑奴吁天录》,号称文明的美国人,对美国黑人所做的那些惨无人道的暴行,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沉痛的印象。每天夜里,我总是紧握着眼泪湿透的手绢,在枕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寐。

    到了我二十几岁,在美国北部留学的时候,又遇见过几件使我十分不平、十分气愤的事情,虽然我在美国北部很少遇见黑人,而这些事情,据说还是极其普通的。

    在我们学校的宿舍里,有一位黑人同学,她是名誉学会的会员,学习十分出色,但是从来也没有一个同学去找她谈天。我在早餐桌上和她谈了一次,觉得她很可爱,晚上就去拜访了她,她十分高兴,再三感谢我的“光临”。她说:“你知道,我们这个学校还是允许极少数的成绩优异的黑人来读书的。若在南方,是做梦也休想……在这里,我是寂寞的,我吞咽着孤立的眼泪,但是我一想到我得到知识之后,能为我的同胞做些工作,我就得了安慰了!”这些话引起我的无限同情和共鸣,因此我常去找她谈话,我的那些白人同学,有的就不以为然,和我熟一点的就直率地说:“别把你的时间和感情,浪费在一个黑人身上!”

    有一次,有一个牧师,请我到他家去过周末。他家的女厨师是个黑人,也只有二十几岁。吃过晚饭,我到厨房去帮她洗碗,和她闲谈,原来她业余还在学习,还加入一个业余演剧俱乐部。她同我谈到她们在排演莎士比亚戏剧的情形,我们谈得十分热闹。第二天早晨,牧师夫妇邀我到礼拜堂去做礼拜的时候,我也跑去邀她。她脸上显出十分惊讶和感谢的神色,连连地摇首,说:“谢谢你,我不能去,牧师和夫人从来不让我和他们一起做礼拜的。

    我们另有自己的礼拜堂……”我当时就呆住了。记得我在北京教会中学参加“主日学”的时候,我们的讲堂里,就挂着一幅耶稣和各种肤色的孩子在一起的画片:中国孩子倚在耶稣的怀里,一个黑人孩子伏在耶稣肩上,白人孩子反倒靠远些,坐在耶稣脚前的地上。原来这幅画是画给中国孩子看的!如果在礼拜上帝的会堂里,也奉行“种族隔离”的话,那还算是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宗教吗?这时她在身后推着我说:“你自己去吧,他们在等你呢。你太天真了,你看得太少了,你不懂得!”

    还有一次,我在美京华盛顿游览,住在国家妇女会所。傍晚归来,在会所的客厅里,有一个“革命者女儿协会”的会员,过来和我攀谈。我谈到在华盛顿的电车上,白人和黑人分坐,这个使我惊异的事实,她忽然大动感情,面红耳赤地说:“这个,一点都不奇怪,你到南方看看,还有比这个严格的事情呢。你不晓得,黑人根本不是人,他们没有人的理智,没有人的感觉,总而言之,他们都应该滚出美国去!”说这话的还是一个“革命者的女儿”!

    这时,窗外被强烈的电灯所逼射的美国国会大楼雪白的圆顶,在我眼中,顿然黯淡无光。看她这种咬牙切齿的恶犬般的形象,我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在我们学校大礼堂里听到的、着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演唱:“没有人知道我所看到的苦难”,他的声音是那样地激昂,那样地使人心魂悸动!美国黑人所受到的歧视和摧残,是多么惨酷呵,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六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六卷目录 > 悼杜波依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