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作技巧一斑
的状态。因此,忠心于凤姐而又不是没有委屈的平儿,在五十五回中,对管家媳妇们有过这样的话:
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要是略差一点儿的,早叫你们这些奶奶们治倒了……众人都说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的……再举一个例子:在像里那样的封建社会里,不但是贾、史、王、薛“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是个别的奴才,为着自己的利害关系,对于主子的利益,也是极其关心,侧击旁敲,察言观色,说出自己的主人说不出的话,探出自己的主人所探不出的事情,比如莺儿和紫鹃,她们是宝钗和黛玉的贴身侍婢,她们的小姐嫁给什么人,嫁到哪里去,对于她们自己的终身和前途都有极大的关系的。黛玉和宝玉的恋爱,在紫鹃心中是了如观火,因为宝黛二人比较地天真烂漫,“坐卧不避,嘻笑无心”,紫鹃看透了黛玉的心事,“一片真心为姑娘”,替她“愁了好几年”,她左思右想,冒了把宝玉吓“死了大半个”的危险,向他撒了个“妹妹要回苏州去”的漫天大谎。事后她自己向宝玉坦白了她“着急”的原因:
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偏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日的情长;若去,又弃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说出这谎话来问你……后来当薛姨妈对黛玉说笑话,要建议把她配给宝玉的时候,紫鹃立刻抓住这句话,“忙跑过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去?’”她也像兴儿在六十五回中对尤二姐所说的,认为“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岂知事与愿违,薛姨妈早就对王夫人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第二十八回),而宝钗本人的“稳重和平”,又深得了贾母等以及下人之心,因此,在第八十四回里,一提到宝玉的亲事,凤姐只说了一句:“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贾母就“笑了一笑”,莫逆于心,老太太是早有成算在胸了。
宝钗和宝玉的婚姻,薛姨妈是热心的,就是宝钗自己对宝玉也不是无情的,但因为她一向是深沉稳重,对于一切都貌作“浑然不觉”,只有在机缘许可的时候,才微露深意。在第八回里,她第一次和宝玉独对,在问老太太姨娘安,问别的姐妹好之后,立刻说:“成天家说你的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过,我今儿倒要瞧瞧。”她“挪近前来”,把通灵玉托在掌上前后细看,又把上面的镌文念了两遍之后,就意味深长地回头问莺儿做什么在这里发呆?引得:
莺儿也嘻嘻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等到宝玉看过金锁,也念了上面的镌文,承认这八个字真和他的是一对儿的时候,莺儿又想进一步地说明金锁和宝玉的关系:
底下当然不曾说完,深沉的宝钗必然会用话岔开,但是这半句话已经给宝玉递了一个“备忘录”,宝玉是早已听过“金玉之说”的!
宝玉是不常到宝钗那里去的,莺儿和宝玉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这个伶俐的丫环,没有放过一个机会来向宝玉灌输她的姑娘的种种好处,在第三十五回她替宝玉打络的那一天,当宝玉说:“……明儿宝姐姐出嫁,少不得是你跟了去了”和“明儿也不知那一个有造化的消受你们主儿两个呢”之后,她笑道:
模样儿还在其次。
还说:“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他”,为宝钗留下了身分,莺儿的着急和关心,以及她表达着急关心的方法,和紫鹃对比起来,是相映成趣的。
现在再谈一谈,曹雪芹是怎样塑造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