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

    就是和我好几年没有见面细谈的一个小朋友,这个孩子从小在我家里,后来她到解放区去了。多年不见我们有好多话要讲。那天是她休假的头一天,正巧是我的生日,她到我家里来,我们又进城去吃了饭又喝了酒。到了分手的时候,我说你回去吧!她说不,我送你到动物园,到了动物园,我们还舍不得就走,于是就坐在出租汽车站窗外的长凳上说话。这篇文章本来可以写到这个孩子身上去,可以写到抗战时期那一段生活中的许多许多事情,……但是我没有那样写,因为焰火放起来了,放焰火的时候,正巧有几个坐在那里的外国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也是跟我参加国际活动有关的。西郊有个外国语学院,里面有好多非洲学生,我听他们讲话好像是喀麦隆和阿尔及利亚的学生,因为非洲有三个白种人的国家,就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而喀麦隆人的皮肤是黑色的。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使我感到亚、非、拉等国家的人民,在我国首都北京,就会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连这位汽车站的调度员也对他们特别关怀。记得有一次,我在广东深圳送一位亚洲国家的朋友出境,离别时她哭了,她说:

    一离开这个车站,人们就不会把我们当人看待。我就想,我国对外政策是多么正确,我们认为国家不论大小,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还特别同情他们,关怀他们,支持他们。因此,文章就从这里写起,把前面所想说的话都砍掉了。写这样的故事的时候,你要给放花预备一个适宜的衬托,焰火是非常光明灿烂的,它需要一个非常宁静的背景,因此我就着力描写周围的那些景物。

    外的一行葱郁的柳树,笼罩在夜色之中,显得一片墨绿。

    隐约的灯光里,站着一长排的人,在等公共汽车,他们显然是游过园的,或是看过电影,微风送过他们零星的笑语……“墨绿”是说天色还不那么漆黑,绿色还看得出来。“站着一长排人,在等公共汽车”,说明我们为什么坐在长凳上等小汽车,是因为等公共汽车的人很多,我们挤不上了。

    “微风送过他们零星的笑语”,这是衬托,写北京人民快乐的文娱生活,这天有点微风,他们说话都能听到。这些人或许去过动物园,在那里欣赏什么鸟兽,或许看过电影,在那里说笑。这是我们的右边。去过动物园的都晓得,汽车站长凳上坐着等车的人,脸是朝西的。

    的门墙倒更加鲜明了。从那幽静的小径上,我们听到清脆的唧唧的虫声。

    “虫声”在热闹的时候是听不见的,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听见。这里虫声是衬托安静的。

    层光影。天末的一线的西山,又从深灰色慢慢地转成淡紫……“月亮从我们背后上来了。”因为我们面朝西,所以月亮是从背后上来。

    的说话的口音,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三个外国学生。两个女的,皮肤白些,那一个男的,皮肤是黑的。他们没有坐下,只倚在窗外,用法语交谈,我猜想他们是喀麦隆和阿尔及利亚的青年。

    喀麦隆和阿尔及利亚从前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他们交谈时只能用法语。

    朵朵红的、绿的,中间还不断爆发着灿白的火星。“放花了!”我们高兴地叫了起来。

    接着是一阵又一阵,映得天际通明……试放焰火多半是在石景山那边,我们在西郊看得很清楚。

    中国话问:“今天是一个节日吗?”我说:“今天不是节日,我想他们是在试放国庆日晚上的焰火。”她点了点头笑着就走回他们群里去。

    我看见那一个穿深色衣裳的女学生,独自走到月光中,抬头看着焰火,又低下头,凝立在那里,半天不动。

    月影里看到她独立的身形,我自己年轻时候在异国寄居的许多往事,忽然涌上心头。

    “她在想什么?在想她的受着帝国主义者践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心全集第六卷简介 >冰心全集第六卷目录 > 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