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五行归元练气与牵灵
眼望去,视线掠过人群,最终落在蒲团前方不远处那座四尺高的法台上。那是一方通体由暖阳玉雕琢而成的莲台,玉光温润如春,灵韵阵阵,莲瓣舒展之间仿佛有阳气环绕,令人心神清明。
这便是讲法者即将登座之处。
张炀眸光微敛,心中倒也生出几分好奇——不知这东洲之地的仙师,讲的是何种道理、传的是何等妙法?
而石头早已按捺不住兴奋,小声问:“杜大哥,等下那位仙师会不会传我们厉害的法术?比如……御剑术、雷咒术、神通术!”
张炀笑着摇头:“若真有那等本事,哪会让你我轻易听见?不过听听道理、开开眼界,总还是有益。”
张炀带着石头在人群中缓步前行,最终在广场一隅寻得一处边缘之地,二人一一落座蒲团之上。此处视野尚可,虽非正中,倒也清净安稳,适合静心听道。
待了片刻,四周席位渐渐被人填满,热闹的人声也在无形中渐渐归于寂静。
忽然,一道深沉而悠远的钟声自高空缓缓传来,宛如击在心头,令人心神为之一震。
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半空灵光汇聚,一名身着月白道袍、头戴玉冠、手持素白拂尘的中年修士从云雾之间缓缓降临。他身形飘然,气度从容,落在那座暖阳玉雕刻的莲台之上,如鹤立烟霞,端坐云巅,仙风道骨之姿,不可逼视。
那中年修士环顾一圈,声如洪钟、铿锵有力地开口道:
“人既已齐,吾便开始讲道传法。尔等在此期间,不得喧哗,不得妄动,违者逐出讲法坛。”
话音一落,底下原本尚有窃语之声顿时寂然无声,诸多凡人顿时正襟危坐,面带敬畏,连呼吸都不敢太大。
张炀微眯着眼,默默打量着莲台上的道人,眸中露出一丝若有所思之意。
那道人似满意众人反应,微微点头,轻轻一挥拂尘,灵光微动,飘然于座。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语气不紧不慢,却字字如钟鸣山谷,直透人心:
“今日所讲,为《牵灵术》。”
“此术虽属下乘,但却是凡人能够修习的少有道术。可借助灵石之力牵引天地灵气,使之短暂入体,辅以符箓、法诀,便可施展数种粗浅道法。”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台下众人,似笑非笑地道:
“换句话说,只要你们灵石足够多——哪怕没有灵根,也可借法术符箓、外物之力,模仿我等修士所行之术。”
一言既出,广场之中顿时如风吹湖面,众多凡人眼中皆浮现一抹惊喜与渴望,仿佛听见了通天之路在脚下展开。
石头也不由轻轻一握拳,满脸激动,小声道:“杜大哥,我、我是不是也可以学?要是我能御火御水,就不用再靠摆摊讨生活了……”
张炀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轻声道:“牵灵术虽好,却是借力之术,灵石尽,则法断。真要踏上仙路,还得靠自身灵根与悟性。”
石头一愣,眨了眨眼,有些不明所以,却也不敢打断仙师讲法,只得强行压下心中疑惑,继续屏息聆听。
张炀却已静静坐直,神色平淡,眼底却浮起一抹细微的波澜——牵灵术,虽只是引灵之法,但若讲得精妙,倒也可窥见此人道法根基几何。
道人端坐莲台之上,拂尘轻拂,似拂动虚空,声音温润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可抗拒的韵律与威严:
“牵灵术,起于古修流传,乃无灵根者之法门,借灵石之精华,以符引气、以意驾灵,使灵力循体而行。虽难长久,却可临时驾驭道术,开眼界、护己身。”
言罢,他袍袖一展,虚空灵光微闪,一道符箓凭空浮现,悬于众人眼前。
那符不过巴掌大小,通体金黄,符纹繁复缠绕,似藤蔓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