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高丽参两盒,补药酒两坛,燕窝和银耳各两包,还有衣料裤片等。她说:因路上不便,媳妇带了少量东西,只是略表心意!
你人来就高兴了!何必破费!金氏乐呵呵地说。
母亲贵体倒挺健朗的,父亲也还不错,很有精神。宝钗恭维道。
自从你父亲听到金玉娶了媳妇后,他身体好多了。金氏欣愉地说。
只怨媳妇拜见来迟,请父母多多原谅!宝钗真情致歉。
我们知道你们事体繁忙,从百忙中来看我们,是尽到孝心了!金氏激动难抑。
这是媳妇应该的。宝钗诚挚地说。
因说已办过喜筵,在家里就不再举行了,晚宴只设二桌酒席,请少数要好的亲朋邻里作陪。雪雁作为伴娘,兴高采烈地陪着新媳妇,东把杯西敬酒,行酒令吟赞歌。
房子虽然是陈旧的农舍,由于经过修缮和装饰,室内却熠熠生辉,尤其是家具簇新、齐全,摆设合理、妥帖,宝钗感到别样的舒心、欣慰,觉得虽然没有二十多年前那次与宝玉成婚时的奢华,但心中着实比那时愉悦温馨数倍。她再次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
在皇商家长大、从大观园走出的薛宝钗,从繁华的京城来到乡村僻壤,从太太变成农家媳妇,丝毫没有惋惜,反而感觉一切新鲜。她领略到大自然清幽秀丽的风光,呼吸到乡野泥土的芳香,见识了热情好客和朴实无华的乡亲,体验着普通百姓生活的乐趣。
这时,金玉娶来好媳妇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看新娘的人接踵而来。其中有位女眷见到宝钗感激涕零。原来是前几天在吴江县做被告的施正通妻子盛秀娟,也是金玉前妻盛秀秀的姐姐。她前天随夫被押到吴江县堂,险遭不白之冤,幸好宝钗明察秋毫,明辨是非,还其清白。今天偶然遇见恩人,她双膝跪地、俯身就拜,说:活菩萨,你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恩重如山,永生难忘!只是无以报答!
姐姐!请起请起!我是金玉之妻、吴门之媳,应以姐妹相称。宝钗以礼相待。
据此看来,宝钗顾虑,万一这一消息传到吴江县衙儿子的耳朵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决定提前起程往杭州。她恭敬地对公婆道:请父母亲大人见谅,媳妇我要与雪雁去杭州走一趟,就想明天动身,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望您二老!
要不要我陪你们一起去金氏说。
这次就不必了,下次将专门陪父母亲到杭州一游。宝钗说。
要带些什么吗金氏问。
不用了,杭州卖的东西多着呢!宝钗说。
要么我给你们带点粽子和煮蛋去,可以路上吃吃。说后,金氏连忙动手包粽子、煮茶叶蛋,足足忙了一夜。
第二天,婆媳俩依依难舍地挥手告别。一行三人向杭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