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行吗这怎么行呢!杨氏说。
可能行,也许是命运如此!上次在这里吃饭时,李二小姐不是写出了‘李代张’的句子来吗她名字中的黛与代不是同音吗宝钗说。
说得很对,你与我不谋而合,想法一致,看法一样。李瑞面有喜色地肯定说,这是唯一的办法。我经过深思熟虑,也只有这条路可走,别无选择的了。
这样做太突然了,黛儿一时恐很难接受。杨氏说。
正因为事情来得突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非常手段来处理。这样做,有三条好处。李瑞说。
请问哪三条好处往下讲。宝钗说。
其一是婚事不再重办,对上对下都不声张,中堂大人送来的金字匾额照样好用,婚庆典礼仍然有效。李瑞一字一句,慎重考虑着。
有道理!有道理!那第二呢宝钗急问。
第二是对桂儿大有好处。桂儿年轻有为,也可以说是刚出山的太阳,以后要走的路更长,也许是前途无量。李瑞进一步分析利害关系道,不然的话,他以后有何脸面在官场上行走!不这样做,必将影响他的前程。
说得很有道理。那第三呢宝钗问。
第三是我们亲家照做,你照样娶了媳妇,我仍旧招来了女婿,人财不失。李瑞接下来轻言道,不然的话,酒席已办,贺礼必退,失人、失财,又失礼。
李瑞的话讲得十分透彻,非常明确,在场的人一致表示赞同。
袭人也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只怕花蓉受不了,说: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我最担心的是蓉儿她的身体,只要她没事就好。
调包的办法我同意,不知黛儿怎么样杨氏担心地说。
桂儿也一样,不知他能否接受。宝钗说。
你们讲得很对,都必须立即解决。李瑞思索一会儿后,接着说,大体上就按‘李代桃僵’去做,我们就这么定了!至于具体怎么做,请众位同出主意,共商良策。
我们分头去办。李纨接下讲了具体想法,有劳李大人先与桂儿谈谈,把你刚才讲的三条利害关系说给他听,想必他会权衡利弊的。黛儿由宝妹子去劝说,除了讲清上面的三点外,还要你去求她。当然杨夫人也要一起去。蓉儿的事先交给花妹子了。
太太主意不错,就照太太说的办。李瑞说后,大家经过一番议论,最后大致按照李纨的意见,分别前去劝说。
他们商量结束已是夜过三更了,首先回到花蓉的房间,看她已经睡熟了。黄岚、贾桂、李黛坐着看守,宝钗叫黄岚先去休息。贾桂由李瑞叫去谈,袭人、李纨守着花蓉。宝钗和杨夫人把李黛叫到她自己的闺阁,李黛擦了擦眼泪,说:母亲,姑母,有什么事吗
今天发生这样大的事,叫你父亲如何收场你看如何是好杨氏说。
这我知道,的确是一件不好收场的难事,这么的不巧,姐姐的母亲早一天来还可以挽回。李黛说。
是呀!你爹正为此事心急如焚,愁得无所适从。请二小姐为你父亲分忧,帮父母出个主意。宝钗以征求意见的口气。
我一时想不出好主意,姑母您需要我做些什么,只管吩咐好了。李黛表示。
怎么说呢你爹说不该请各部要员来,特别是中堂大人的牌匾怎能收回!万一有人告到皇上那里,这还了得。宝钗有意夸大其词。
这怎么办好呢李黛惊恐地说。
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杨氏说。
什么路李黛道。
只有你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解父之忧。宝钗说。
我我有什么能耐说来听听,只要能解父亲之忧,能挽回这一尴尬,女儿我将尽力而为。李黛说。
只有你代姐出阁,才算两全其美,化危机为转机。宝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