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七回
运河中史英擒匪首
高邮境贾环抗官兵
猖狂盗贼聚高邮,官府哀声叹自羞。
七尺男儿无妙策,江东女侠有谋筹。
史英和杨柳、杨梅此次高邮探察,收获匪浅,不仅查明赃物去向,还发现了贼窝。她们欣喜若狂地回到扬州,当即向知府作了禀报。李瑞满意地说:好好!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探案出现重大转机。辛苦你们了!下一步该是派兵清剿了。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接下来如何行动。史英问:李大人,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们说呢先听听你的看法。李瑞思考着说。
擒贼先擒王,我们趁此机会,先把匪首擒来。史英说。
李瑞自恃手中掌有调兵的权力,认为她们三个黄毛丫头哪对付得了!提出派重兵出击的意见,说:谈何容易,我们曾多次派兵清剿,屡屡无果,你们三个丫头哪是他们的对手需要多他们几倍的兵力,才能对付。
史英虽然自有谋略,还没有十分把握,不好意思在知府面前逞能,就去向宝钗禀告。宝钗听后欣喜地说:太好了!机会难得!李大人怎么打算
李大人说准备派重兵攻打,您看怎样史英说。
你们的看法呢先听听你们的高见。宝钗说。
应该智取,按昨天与他们说的,仍用去买布料这个办法,引蛇出洞,击其不意。史英说。
计策不错,我也以为不宜先用重兵,以智取为上。宝钗说。
至于如何智取为宜,我们也没想好,请您拿主意。史英说。
宝钗思忖了一会儿,走了出去,约半个时辰回来了。我刚才去过府里了,与李知府作了些商议。他改变了原来派重兵的打算,同意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想办法擒拿贼首,然后再派兵征剿。宝钗考虑了一下,接着说,后天仍旧只去你们三人,与昨天一样化装,雇一只无篷小四舱船,配两个武功高强的男子,一个摇桨,一个副撑。
这样可以,我就怕缺少撑船的老大,这两人很重要,万一老大出事,我们三人又不会摇桨把橹。史英说。
还要做到完全像个买卖人的样子,兵器藏在船底下,从江都码头下船,沿运河北上,丝毫没有官兵保护的迹象。宝钗说。
我明白您的用意,但不知为什么要到江都码头下船史英问。
要知道强盗不是傻瓜胚。宝钗接着解释道,他们可能后天一早就派人在路上侦察你们的动静了,还会在暗中沿途‘护航’你们。所以你们不能在扬州动身,此船必须在天亮前停靠在江都码头。你们只拿着一包沉甸甸的银子,走到江都下船,不能露出半点破绽,要做到天衣无缝。
我们明白了,这叫做诱其不疑、出其不意!史英说。
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只有这样才能迷惑敌方,在他们未加防范时,才能出其不意。宝钗说。
还要做哪些准备我总是有点担心。杨梅问。
担心什么!最大的顾忌是怕孤军深入、后无援兵,是吗宝钗说。
对对对,就是考虑这个问题。史英说。
这一条非常重要。李知府已派出百余官兵,分乘两艘有篷的运货船作掩护,在你们后约几箭之距,暗中保护你们。你们只管放心好了。宝钗说。
那两个女的要不要一起抓来史英问。
当然,两个土匪婆当然一起抓来,主要是三个匪首。宝钗说。
廿八早晨,她们按照宝钗的计划,赶到江都码头下船,不出所料,一到码头,便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窥视着她们。她们的船开出后,这些人分两队步行北上,其中几人匆忙先走,另几个则缓慢地与船齐头并进,还不时地前顾后瞻。
她们的船航驶一段路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