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好啊!这么好的干儿子,难找哟!她这一表态,使周进、雪雁喜上加喜。宝钗是雪雁的主人,也可谓干娘,男女双方就都有了主婚人。
婚礼在欢呼声中启始,会稽知县主礼,知府亲自致贺词,接着按地方风俗举行。绍兴的婚俗与苏州相差无几,当地称拜堂成亲,这里暂不细表。总而言之,婚礼场面之隆重、气氛之热烈、品位之高档、参加人数之多,都是始料未及的。
正是中秋季节,秋高气爽,天空晴朗。婚宴分设两个席次,知府及各县大小官员、乡绅名士,还有李纨、宝钗等苏州来客,放在喜悦来饭庄举行;此外的一般亲戚邻居们,就在周家门前露天摆宴。新郎、新娘主要在喜悦来招待高朋贵宾。
雪雁毕竟是大家出来的,见过的场面多,敬喜酒、行酒令应对自如,倒是周进显得有点木讷,还需新娘指点。新娘拉着新郎的手首先到李纨、宝钗这一桌,对她俩说:两位母亲请原谅!我俩先敬他们……
应该,应该的!李纨笑逐颜开地说。她感受婚礼的喜庆,格外地爽心,丝毫没有想到会冒出个干儿子来,做起了主婚人,成了新娘的婆婆!不禁越想越开怀、越忖越好笑,笑得合不拢口。
宝钗本来就很欣愉,是自己为雪雁物色的夫婿,还帮助他备试,如今考中了举人,又看到如此热闹地为他俩举行结婚庆典,总算报答雪雁的一片忠心。
久在城市生活的秋华、秋实两姐妹,第一次出远门,看着一切都很新鲜,沿途领略了大自然的绚丽景色,明显感到这次做伴娘比上次给莺儿做时还热闹,还风光,所以兴高采烈。史英、薛芬、梅菲、莺儿跟着出来走走,也很开心。
新娘、新郎先向知府他们敬酒,雪雁说:承蒙知府大人的大驾光临!使我俩婚礼光耀无比,表示衷心感谢!特敬喜酒一盅,祝大人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新娘的一席话,立刻响起了一阵叫好声和碰杯声。人人都夸新娘渊文博学、知书达礼。
接着,雪雁以同样的方式,逐一敬酒,这一桌顺利过去。接下是地方乡绅名士一桌,他们大多是秀才出身,可以说是绍兴师爷、最难对付的。按当时绍兴习俗,一桌只坐八人。雪雁按顺序敬酒,先从上座左边敬起,那人道:今日我们好友相遇,你的一壶酒不够喝。请新娘说出一诗句,说得不对,新娘要连喝三杯。
好,如果说对了呢那先生就连喝三杯,这叫公平。新娘说。
可以可以。那个秀才点头说。
你能喝千杯吗‘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有的是酒,劝君‘一饮三百杯’就不错了。雪雁连说出两句。那人自觉地连喝三杯。
顺到第二个秀才先生,他嚓的一声把折扇收拢,竖在桌上,道:请新娘子也来一句。
这位先生也错了,今晚大喜,需要好事成双,不要你‘一枝独秀’,只要你‘一技之长’——喝酒。雪雁这一批评,使这位秀才面红耳赤,没趣地连喝三杯。
往下顺到第三位了,这位先生把酒杯高高举起,眼睛朝上看着,说:看我的动作,请新娘也说出唐诗中的一句。
这位先生又错了,这里是饭庄,不是花前月下;举杯的是你,不是李太白,怎能邀得来明月你在向天花板邀什么呢,要酒,喝!雪雁这么一说,这位也只好认输,自觉地饮了三杯。
雪雁接连胜了三个秀才,下面的人都收敛了。新娘这时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道:这样没兴趣,我提议,按照顺序。我为一,那位先生为二,接下是三四五六七八九,以自己的位号,说出唐诗中的七言一句,谁说不出,认输罚酒。
秀才们天天都在填词、唱曲、作诗、对句,对唐诗可以说滚瓜烂熟,大家表示同意。新娘先说第一句:一朝选入君王侧。
第二位说:两处茫茫皆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