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六回
扬州府花蓉拒婚配
苏州城秋华牵姻亲
靖江贪官入狱,高邮强盗已除,从此扬州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新近,知府李瑞和女婿贾桂,同时受到吏部的表彰,再加上女儿与女婿随着地域的拉近,关系也大大地贴近了,李黛常去高邮,贾桂也时来家中。
一天,李瑞心情十分愉快,正想去大明寺转转,不料杨氏夫人走来,说:蓉儿自从那天在府衙前见到疯癫和尚、跛足道人后,也变得阴阳怪气了,总是整天待在房内。
对啦!我正想告诉你,听说江南无锡县符培知县的公子很是不错,邗江县江县丞做媒,我看可算得上门当户对,完全可以匹配,你看如何李瑞说。
好极,我正为蓉儿的婚姻发愁呢!那我就去与她说说。杨氏夫人说。
李瑞夫妇对花蓉的婚事非常揪心,经过近两年的多方物色,现在认为符培的公子比较合适。他现年二十有二,比花蓉小一岁,长相俊俏秀气。
听说这位公子哥儿也比较挑剔,上门做媒者难以计数,从十八岁至今,先后有几十名美貌的大家闺秀被他一一拒绝了。但对花蓉,他情有独钟,人未看见就明确表示愿意娶她,并催促其父快把聘礼送过去。
李瑞夫妇把这情况告诉花蓉道:蓉儿,父母最近给你看中了一位十分相称的男儿,他是知县大人的公子,听说人品不错。
谢谢父母亲大人!女儿不想……花蓉说。
不想什么他虽然只是知县的公子,却相貌堂堂,苏杭美女佳丽多多,他没相中一个,唯有说到你,这位公子就欢喜。杨氏母亲说。
非常感谢父母对女儿的关怀!也谢谢符公子看得起我!也许言过其实,可能是媒人夸大其词,休听他的。不管是真是假,女儿我真的不想婚嫁,愿意一辈子服侍父母。花蓉说。
母亲完全体谅你的心情,你尚未从婚姻的波折中解脱出来。父母亲不需要你一辈子在我们身边,其实希望你重择佳婿,这就是孝敬父母了。杨氏激动地说。
不完全是因为受婚姻挫折而起,也许是女儿命该如此,生来就是孤寂的苦命儿!花蓉说。
这是为什么这么好的公子哥儿,打着灯笼也难寻找的。虽然是县官公子,却也算门当户对,是最合适不过了的。杨氏夫人说。
这我知道。女儿不是说他不好,只是说自己没有这个福分。花蓉说。
李瑞夫妇为此讲了许多话,东劝西劝无效;还叫李黛去劝过多次,但也无济于事。为此,特请宝钗前来劝说劝说,可能有用也不一定。
宝钗听后,说:这么好的姑娘,受了那么大的刺激,命运对她太不公平了。我尽力而为,想方设法说服她。
拜托你了,只有你可能会使她回心转意。杨氏说。
让我去试试看。宝钗凭极强的责任心,下最大的决心,准备磨破嘴皮也要把她说通。她对花蓉说:蓉儿,你父母非常疼爱你,为你的婚姻不知操了多少心!他俩东挑西选,终于选着很不错的男儿,想必你父母已经说过了。
母亲!你是我最尊敬的人,恕女儿不孝,女儿我实难从命!花蓉恳切地说。
为什么你这样固执,有什么难言之隐吗宝钗关心地问。
这倒没有。桂哥是我的偶像,我的终身曾经托付过桂哥了,您亲手给我的钻戒至今仍戴在手上。如今妹妹代我了,了却了我的一件心事。花蓉说。
我没有听懂你的意思。宝钗装作不懂道。
我的话听起来有点含糊其辞,其实很明确,我说我已经拜过堂、嫁过人了,应该说我有过男人了,不能再嫁给别人了。花蓉明确地说。
不要这么想,我知道你是伤心过度、受打击太大。宝钗同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