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传出后,慕名前来一睹芳容者蜂拥而至。他们见到的是个清丽姑娘,能有如此高强的武功,无不啧啧称奇,钦慕得五体投地。不少人以为她是店主的什么亲戚,有的竟猜是小老板娘,赞叹道:多标致的小老板娘,又有这般武艺,真是小老板的造化。
称她为小老板娘的传言,文茵时有所闻,却当作没有听到似的。
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商行生意也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本来不起眼的小店,变得人头攒动、拥挤相购。为了应付日渐兴旺的买卖,店家特地雇用了几个伙计,增加了经营门类和品种。
店家赵姓,原籍淮阴府淮安县,子名何旭,因为其母姓何,渐渐地倒把赵字给忘了,习惯称之为何旭。他今年二十一岁,生得一表人才:身材匀称、皮肤白皙、目光炯炯、眉宇凝神、聪明正经、豁达大度,虽然只读过三年私塾,由于自己勤学苦练,文化水准不低于十年寒窗。
何旭的母亲原居京城,随其父来到淮安,又辗转到扬州,做起了现在的行当,算来已有二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红火的场面。
赵家父子非常感激文茵,称她是大恩人,简直把她当做活菩萨来敬慕和崇拜。
文茵也渐渐地喜欢上商行,当然是冲着何旭来的,而且天天都到铺里,帮着忙这做那。
宝钗去苏州的时间不长,哪知文茵做了一件轰动维扬的大好事,听雪雁一说,才知她有如此武功,并对其爱打抱不平、乐于助人的侠骨柔肠大为称赏。
文茵谦恭地说:谢谢宝太太的夸奖,这只是举手之劳!
你为扬州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可是以后切记不要盲动,更要注意分清是非好坏。宝钗说。
甥女切记宝太太教诲。请您放心,我会把握分寸、分清是非的。文茵说。
你天天去他店里做什么宝钗问。
他的店现在生意红火,我去他那儿学些买卖呗。文茵说。
噢。什么时候领我去看看,行吗宝钗说。
太好了!他们正想扩大店面、增加经营品种,听说做南北货生意好。我正想请您去看看,帮他出出主意,还要请您给他拟楹联、写招牌字呢文茵说。
好吧!宝钗答应。她回来的第一件事是到李黛那里看望孙子,接着就去了金玉丝绸商行,之后与雪雁、文茵一起来到水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