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五回
做清官周进升六品
求真情文茵定终身
李知府告诉周进、雪雁道:本府昨天接吏部公文,为表彰周知县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吏部破格提升你为六品正堂,连上两级。六品知县,在县官中为数不多。
周进在靖江任职几年来,可说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他为官廉洁奉公,致力民生。靖江百姓提起周知县,有口皆碑,无不伸出大拇指称道。
他中年得志,非常珍惜功名的来之不易,时刻牢记宝钗对他的叮嘱和冀望,把《新护官符》作为座右铭,悬挂在中堂,并自撰楹联一副:
两袖清风荷藕品,五官廉耻叔敖神
句中的叔敖是指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他身为楚国丞相,毕生为国为民,自己却布衣淡饭,死后身无分文,子女仍住草棚。《廉污吏赋》以讽刺笔法歌颂清官孙叔敖,鞭挞时弊污吏,原文抄录于下:
廉吏可为而不可为,可为者高且洁;不可为者子孙衣单而食缺。污吏不可为而可为,不可为者卑且污;可为者子孙乘坚而策肥。君不见楚国令尹孙叔敖,生前私值无分毫!一朝身没家零涕,子孙乞食住蓬蒿。劝君莫学孙叔敖,君王不念前功劳。
周进特别推崇孙叔敖,遂将《廉污吏赋》改编为《新廉污吏赋》,并贴在右墙上醒目之处:
廉吏可为无不可为,可为者高且洁,布衣淡饭子孙贤。污吏不可为无可为,不可为者卑且污,好逸恶劳子孙害!百姓赞誉楚国令尹孙叔敖,生前私值无分毫,一朝身没家零涕,子孙贤良更勤劳。为吏须学孙叔敖,百姓不忘你功劳!
周进十分喜欢荷花,欣赏荷莲高风亮节、清廉如水、出淤泥而一尘不染、点头而浅笑随心、穿淖亦能乐逸、朴质偏从夏暑的品格。因而他不仅在县衙的池塘里种植绿荷,还在县堂两旁天井中放置两口大缸,缸中养着莲藕,以此时时陶冶心情,感化自身,始终保持一尘不染的清明高洁品性。
他还用小楷抄录《清莲赋》一首,挂在左壁上:
花中君子,唯独荷莲;心地冰襟,堪称姑射。浮泥依水,固然倩影自矜;引翠分红,仍是花间屹立。仙子凌波,朴质偏从夏暑;天孙织锦,冰姿不遣春明。一心操节,虚怀不负清廉;无意逢迎,穿淖亦能乐逸。有如西子临溪,杨妃出浴,千态按时守分,百花斗艳无骄。临风映日,添暖碧池;贴水漂泓,清凉玉井。步步生花,红妆综扇;盈盈隔水,翠挹凝珠。星辰灿烂,频点头而浅笑随心;月色迷沉,呈媚脸而含羞耻解语。青茎以盖,缟袂霞裙。金塘飘逸风翻,银井轻盈日照。此非东山芳友,南海名葩,冠玉华于仙种,超金粟于清者乎。更有徘徊水曲,漫步寻幽,满池碧绿牵情,一脉清香传讯。蜻蜓点水,鱼游贯尾东西;妒骛摇萍,蛙鼓联声南北。欣逢月色,万朵无瑕并蒂;舞讶风娇,一茎双影连房。子绽珠胎,密脾春蚕作茧;丝牵藕节,盘根深水沾泥。于是乎鸳鸯环宿,竟闻越女吴歌;舡舫初开,都是红裳玉臂。故有圣叹心,夷光泪,菩萨座,濂溪文,补血清,常入药,能消暑,可调羹。年不受污泥染,永驻清高学士风。总是不才契合,相逢何必相知;白发衷情,有酒自当酒醉。岂独摇残叶而睨尘世,今持循序循迁;宁可挺枯干而默待西风,自当无惭无愧也哉。
可见《新护官符》《新廉污吏赋》《清莲赋》就成周进为官从政之理念、信条和借鉴,以此来提醒和鞭策自己。三年中,他为靖江百姓做了许多公德之事。去年,上司拟选调他任江南无锡知县,靖江民众万户联名,向江苏巡抚和扬州知府请求,要他继续留任。因此,至今他仍在靖江任职。
吏部对他的政绩,曾在邸报上予以褒彰,称他为百姓之公仆、官吏之楷模。现在吏部提升他为六品,当在情理和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