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第六十七回
小道儿故居说落榜
僧宝玉禅房讲命运
勃勃生机的春天,李纨的身体也随着大地回春,经过一阶段精心调养,基本得到康复。此时黄岚和道儿前来探望。李纨见到孙子,立刻脸露笑容、喜上眉梢,什么忧郁荡然无存,一切烦恼烟消云散,笑逐颜开地说:道儿过来,半年未见到你了,祖母好想你哎!
祖母您好!我也好想您哟!道儿说着就快步跑到她前面,行了个跪拜礼,接着道,听说祖母近来贵体欠佳,看来挺有精神的,想必已经康复了。
半年未见,道儿长高了许多!越来越俊俏了。李氏舒心地说。
半年未见,祖母的头发白了许多啦!道儿手摩着祖母的头发。
祖母老了,将到花甲之年了,经常腰酸背胀的。李纨说。
半年未给祖母敲背了,我给您敲敲。贾道边说边轻轻地敲着她的背。
不用敲,现在不胀,你路上辛苦了,歇息吧。祖母说。
我很想早点过来看望您老人家的,只因功课太紧,无暇抽空,请祖母原谅!贾道说。
今年你没有去应考李纨说。
去了,刚刚回来。贾道说。
考得怎样有没有考中李纨睁大眼睛问。
对不起,怪孙子不长进,名落孙山了。贾道低声说。
为什么这不是对不起我的事啊,而是对不起祖宗啦!李纨郑重其事地说。
这我知道,但我也尽了力的,主要是临场发挥不尽如人意,也许是文章写得过于严谨,以致死板不活的。贾道如实地说。
应考的文章就是要严谨,就是要按八股的程式来写,难道你父亲没有教导李纨说。
教啦,只怪孙儿欠用功,使祖母不开心!贾道自责。
这不是我开心不开心的事,是关系到你自己的前程、关系到贾府能否后继有人!李纨严肃地说。
祖母说得对,我的心愿和您一样,是想一举成名,谁知孙儿考得不好!贾道内疚地说。
为你的赴考,我曾在菩萨面前多次烧香许愿,也多次求过签,每次求的都是上上之签。我以为你定能高中回来,为何榜上无名这倒使我费解,难道家里又有什么对不起上苍的地方李纨道。
为此,李纨脸上即时愁云密布、笑容无存,又陷入了深深的忧思之中。
道儿今年刚跨进十八岁,年纪尚小。黄岚本来是不打算他这度赴试的。当时李纨认为:三年一度,再过三年就要二十一岁了,未免晚了些,他爹贾兰十六岁、叔叔贾桂十九岁能考中,他怎就不能坚持要孙子今度赶考。而黄岚和贾兰心中没有个底,只是抱着试试看、让他去体验的目的,并未寄予多大希望。这次贾道未考中,其父母根本不在乎,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
可是李纨却不同,她把考官作为光宗耀祖的天大之事,认为男儿立志在四方,就是要考个功名、做个官员,并寄以一次考中、一举成名的厚望。天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这次贾道未中,她却揣摩是贾门的不顺,甚至联想到有没有在菩萨面前许愿未还、有没有做了对不起上苍之事而损阴德等等。本来是一件经常的事,由于不切实际地去要求,一旦达不到预期,又不从自身去找原因,必然会陷入莫名的苦恼之中,这叫做自寻烦恼。
黄岚看到婆婆面无悦色、沉默不语,知道在为道儿未中忧思、烦闷,于是说:太太不必为道儿未中之事而忧虑,因为他年纪尚小,学业尚欠成熟,加上初上考场,难免不尽人意。
怎么是难免,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事。你做母亲的还为他袒护,他父亲考中时不是比他还年小吗他叔叔不也是一次考中吗苏轼、苏辙兄弟都不是二十来岁一次得中、一举成名吗李纨责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