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第七十一回
新知府维扬话廉政
老蘅芜姑苏诉苦情
腊月初日,维扬接连下了几天大雪,雪过天晴,阳光与白雪相映成辉,腊梅并山茶含苞欲放,大地山川银装素裹,长江淮河奔腾不息,好一派南国冬日景致。
这时,扬州府和高邮县同时接到吏部公函,贾桂不看便已几分明白,一看果真不出所料,是吏部任命状。文中写道:贾桂在高邮任职期间,清正廉明,关抚民生,敬业勤谨,绩效昭著。肃政风,明律治,平盗寇,畅运河,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姓受惠、社会祥和。龙颜欣豫。经吾皇恩准,提任为扬州从四品知府。文书还写明,自接公文后立即办理移交事宜,务必于十二月二十前到任。
贾桂毫不迟延,立即召集部下,传达吏部公文,在宣读时,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尤其对自己的业绩评价,读得津津有味。他在高邮的确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得到上司的褒奖和百姓的口碑。
他始终把《新护官符》作为座右铭,时时事事审慎自律。当时官场贪污贿赂之风盛行,尤其是以中堂大人为首的一批贪官污吏,上下勾结,无所顾忌。在如此背景下的地方官员,能够做到这一些,可算得上出淤泥而不染,是位难得的好官了。
贾桂办事历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当夜就着手移交准备,好在新知县原是本县县丞,第二天便可开始手续办理。经两三天的紧张交接,他把司法案卷、民政簿籍、路桥修建和财政账册等各类文档,归理得整整齐齐、清清楚楚,无任何差漏;对有关未了案件、未完事项,交代得明明白白,有条有理,使衔接无误。
十二月十三,贾桂提前七天赴任扬州府。丰收后的高邮县百姓,在欢天喜地筹划除旧迎新之时,听到贾知县荣升履新,早上,县衙官员、乡绅名士和亲朋好友,纷纷前来欢送拜别,不少县城居民也簇拥着送行队伍,融汇着相送的热情和别离的惋惜,使贾桂好不感动!
贾桂升迁消息传来,最高兴的要算李黛:夫君官升两级,夫承父业,夫荣妻贵,如愿以偿,自己一跃成为知府太太,从此以后,还能够与夫郎天天在一起,夜夜可相伴,享受天伦之乐。
宝钗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儿子荣升为知府,当然欣慰;忧的是,知子莫若母,她知道儿子虽然为官清廉勤奋,但从错判莺儿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当官欲望极强、善于伪装、喜怒无常、心狠手辣、六亲不认的两面人。从近年来从政履职看,《新护官符》或许已经起到了教诫劝勉作用,但觉得当时句里还少了孝义、仁德、诚厚等字眼,这些恰恰是他最欠缺的,并且人的秉性是先天决定的,后天教化绝非易事。她担心今后处在儿子的眼皮底下,自己与金玉的关系终究纸包不住火,何况贾环已有把柄在手、恶言在先,难免要宣扬出去,对儿子无益,对自己不利。她考虑再三,认为想办法及早离开扬州为上。但是,金玉这里的丝绸商行生意红火,一时无法脱身,她打算先到苏州暂住,争取在明冬后春之间回到京城去,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
史英、雪莲对贾桂升迁不屑一顾,根本不感兴趣,既不予以祝贺,也不表示反对,视同旁人一般。
贾桂提前来到扬州上任,急不可待地尝试做府台大人的感觉。李瑞对女婿提早到来感到十分满意,认为他办事认真细致、干脆利落,处理问题果断迅捷。同时自己也想早一点办理移交,这样可以轻松几天,准备正月上旬就动身赴京,争取在元宵节后抵达皇城。
这几天贾桂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接任移交上,态度甚为认真,想以最好的表现,博得岳父赞赏。他加班加点,从早到晚,毫不懈怠,本来需要五六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只用了三四天就办理完毕。特别对本府的地理区划、风土人情、政要名人、特产特色等向老知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