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一章
压着褪色的《垦荒令》原本。

    墨字旁密布蝇头小楷:南郡沙壤需掺河泥三成北地黑土忌连作粟米西疆旱田宜深播浅覆......原来这三年间,孟章借病重之名遣暗卫走遍三十六郡,将各州土壤特性悉数记于奏章夹缝,甚至在苏家眼皮底下培育出耐寒麦种。

    王上为何不昭示于人

    示给那些饮惯参汤的朝臣看么孟章望着窗外抽芽的麦苗,他们眼里只有田亩数字,哪识得真正的沃土。咳出的血沫子溅在窗纱上,像雪地里零落的红梅。

    遖宿退兵当夜,孟章独自登上西华门。

    雪粒子混着硝烟砸在狐裘上,他望着远处寒门学子执炬夜行的火光,忽然解下那串沉香佛珠——这是苏太后去年寿辰赏的,说是高僧开过光的护身符。

    十八颗檀木珠在掌心滚过,每颗都刻着《金刚经》的偈语。

    王上!仲堃仪冲上城楼时,正见孟章将佛珠抛向流民粥棚。

    檀木珠子散入沸腾的粥锅,激起此起彼伏的惊呼——金丸在滚水里浮沉,正是先帝私库最后一点积蓄。

    煮粥的老妪捞起金丸时,浑浊的眼里映着火光:够换两头耕牛咧!

    拿去换耕牛。孟章咳着黑血笑道,记住要走黑水城的商道,苏家在那的暗桩……咳……上月已被慕容离拔了。

    旁有个戴斗笠的粮商突然跪地高呼——此人是暗卫假扮,怀中露出半截《均田制》抄本,顷刻间引发流民哄抢。

    仲堃仪明白,这是王上最后的教学:要让新政扎根,需先让百姓亲手争夺火种。

    五更鼓响,御书房烛火骤灭。

    仲堃仪撞开殿门时,案头《均田制》的朱批未干,砚台边歪着个空药碗。

    孟章伏在案上宛如熟睡,掌心还攥着半截麦穗,穗尖沾的晨露将变法二字洇成春草颜色。

    三日后,新麦抽穗的噼啪声盖过丧钟。

    仲堃仪捧着陶罐立于田埂,看老农将霉变的陈种撒入新犁的沟壑。

    这能活随行官员皱眉。

    麦种埋三冬,开春照样青。老农抓把混着雪水的黑土,就像人呐,骨气在芯里,霉了皮相也死不了根。

    遖宿使节入宫那日,慕容离的赤袍拂过麦田。

    他抛给仲堃仪一卷羊皮,上面用血画着白鹿原的界碑图:告诉你们小皇帝,下次再借刀,记得留足买命钱。

    仲堃仪望向宫墙外的流民粥棚。

    慕容离的赤袍铁骑正在哄抢粟饼,那些异国悍将的铠甲上还沾着苏家私兵的血渍——而孟章用三十车麦种换来的,不过是三年休战之约。

    雪化时,护城河捞起半块蟠龙玉佩。

    玉沁里的血丝缠着麦根,在春水里漾出细密的涟漪。有孩童指着涟漪说像剑纹,老石匠眯眼看了半晌,却说是未写完的《击壤歌》。

    (全文完)

    (愿吾王孟章来世不在帝王家,可做红尘鲜衣怒马一少年。青山扬,策马翻,回首黄衫似故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青玉案.锁龙吟简介 >青玉案.锁龙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