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襄公几乎每日召见,询问他对各种事务的看法。
李卿,这天傍晚,秦襄公在书房单独召见他,你既来自未来,可知我大秦将来命运如何
李帆谨慎地回答:秦国将日益强大,终有一日会统一天下。
秦襄公眼中闪过震惊和渴望: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李帆点头,但道路漫长,需君上奠定基础。
好!好!秦襄公激动地拍案而起,告诉我,该如何做
李帆思索片刻:首先,必须建立强大的军队。我有一套训练方法,可提高士兵战斗力...
他详细讲解了现代军事训练的基本理念——纪律、团队协作、体能训练等。秦襄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其次,农业是根本。李帆继续道,我有几种耕作方法和简单农具的设计,能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秦襄公越听越兴奋:天赐李卿于我大秦!明日我就命人按你所言试行!
夜深了,李帆回到自己的住处,望着窗外的星空。两千七百多年的时空阻隔,他却在这里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和价值。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迷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以亲手塑造历史的机会。
我会让秦国变得更强,他轻声对自己说,比历史上记载的还要强大。
2
岐山伏击
黎明时分,急促的敲门声将李帆从睡梦中惊醒。
李先生!君上急召!门外侍卫的声音里透着紧张。
李帆一骨碌爬起来,匆忙套上秦人服饰——粗糙的麻布深衣,腰间系一条皮质腰带。三个月过去,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只是仍然怀念现代的牙刷和咖啡。
宫室内烛火通明,秦襄公身披甲胄,正在与几位将领激烈讨论。看到李帆进来,他立刻招手:李卿,来得正好!探马急报,犬戎大军已过泾水,正向汧邑逼近!
李帆心头一紧。历史上记载的犬戎之乱确实会波及秦国,但具体时间地点他并不清楚。如今自己竟要亲身经历这场战争。
敌军有多少他沉声问道。
至少五千骑兵,我军可战之兵不足三千。一位满脸疤痕的老将军回答,眼神中带着对李帆这个外来者的不信任。
秦襄公一拳砸在案几上:镐京陷落后,犬戎气焰嚣张,竟敢犯我大秦!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
将领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主张固守城池,有人提议主动出击,还有人说应该暂时撤退保存实力。
李帆静立一旁,大脑飞速运转。他回忆着大学时选修的军事史课程,以及看过的那些古代战争纪录片。
君上,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嘈杂的争论中显得格外清晰,我有一策。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穿着怪异、来历不明的年轻人身上。
秦襄公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讲。
犬戎骑兵擅长平原作战,但地形狭窄处难以施展。李帆走到沙盘前,指着汧邑东北方向的一处山谷,岐山峡谷道路崎岖,两侧山势陡峭,若在此设伏...
荒谬!老将军打断他,我军兵力本就处于劣势,再分兵设伏,岂非自取灭亡
李帆不慌不忙:正因兵力不足,才不能正面交锋。我们可以利用地形优势,以少胜多。他拿起几枚代表军队的小旗,在沙盘上排布,前锋诱敌深入,两侧埋伏弓弩手,待敌军全部进入峡谷后,用滚木礌石封住退路...
秦襄公凝视沙盘,眼中精光闪烁:继续说。
犬戎人骄横轻敌,必不会仔细侦察。我们可在谷口布置少量疑兵,佯装败退,引其追击。李帆越说越流畅,最关键的是时机——必须等敌军主力完全进入伏击圈再发动攻击。
一位年轻将领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