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殿下可考虑启用老将。崔琰建议,镇国公虽然年迈,但在军中威望极高,由其挂帅,可稳定军心。
我眼前一亮:善。还有一事,三弟近日频频与礼部尚书林大人密会,你可知为何
崔琰犹豫片刻:据臣所知,三皇子有意求娶林大人之女...
联姻我冷笑,三弟这是要拉拢清流啊。我站起身,走到窗前,崔琰,你觉得本宫该如何应对
崔琰沉思道:殿下如今监国理政,已是实际上的君主。但若要名正言顺...
说下去。
殿下需要一场大胜,和一份...遗诏。
我心头一震,转身看他:你是说...
崔琰跪伏在地:臣失言。
我扶他起来:这里没有外人,但说无妨。父皇的病...太医说撑不过这个夏天。
所以殿下必须早做准备。崔琰直视我的眼睛,北境之战若胜,可立军威;若能拿到传位诏书...
我摇摇头:父皇不会传位给我的。那夜他虽让我监国,但次日就召了三弟入宫密谈。
那就要看诏书...怎么写。崔琰意味深长地说。
我眯起眼睛:崔琰,你是在教本宫矫诏
崔琰不卑不亢:臣是在为江山社稷着想。三皇子优柔寡断,若他继位,大权必落入外戚之手。二皇子虽被囚,但其党羽未清。唯有殿下,才能保我朝太平。
我沉默良久,忽然笑了:崔琰啊崔琰,你可知这番话若传出去,足够你掉十次脑袋
臣只忠于天下,不畏生死。崔琰坦然道。
我心头一热,忍不住伸手拂去他肩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你的忠心,本宫记下了。
指尖不经意触到他的脖颈,我们都像被烫到般迅速分开。殿内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殿下...崔琰声音有些哑。
我迅速收回手,转身背对他:你先退下吧。北境之事,本宫会考虑。
听着他离去的脚步声,我长舒一口气,按住狂跳的心口。不知从何时起,我对这个寒门出身的大臣,有了超越君臣的情感...
三日后,我在朝会上宣布了北征的决定,由镇国公挂帅,崔琰为监军。这一任命引起轩然大波,毕竟崔琰是文官,从未涉足军事。
殿下,崔修撰虽才学出众,但军旅之事非同小可...礼部尚书林大人出列反对。
我淡淡打断:崔琰通晓兵法,更难得的是清正廉明,可督军饷,查军纪。此事已定,不必再议。
散朝后,母后召我去了凤仪宫。
听说你派崔琰去北境母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我故作镇定:他能力出众,可当此任。
母后轻叹一声:昭阳,你动情了。
我心头一跳:母后何出此言
我是你母亲。母后拉我坐下,你看崔琰的眼神,瞒不过我。
我沉默片刻,终于承认:是,女儿确实...但女儿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母后点点头:你能明白就好。为君者,不可有软肋。崔琰若成为你的软肋...
他不会。我坚定地说,崔琰比任何人都清楚君臣之分。
母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但愿如此。对了,你父皇昨夜醒了,说要见你。
我心头一紧:父皇...可说了什么
他说...母后顿了顿,是时候决定继承人了。
养心殿内药香浓郁,父皇靠在龙榻上,比上次见面更加憔悴。
儿臣参见父皇。我恭敬行礼。
父皇示意我起身:昭阳,过来坐。
我小心翼翼地在榻边坐下,发现父皇手中拿着一份奏折。
北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