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完全升起时,我的竹篓已经沉甸甸的:除了蛏子,还有六只猫眼螺、三只青蟹、两条搁浅的鲳鱼,甚至还有五条我从没见过的海参——这时候的渔民还不懂得它的价值。
这是......我蹲在一块湿滑的礁石旁,发现缝隙里卡着一个五彩斑斓的贝壳。小心翼翼地撬出来,竟然是一只足有手掌大的鲍鱼!
【哇!野生鲍鱼!发财了!】
【这品相放到现在值上千】
【悦悦运气爆棚啊】
我的心砰砰直跳。在现代,这种野生鲍鱼几乎绝迹,价格昂贵。即使在八十年代,也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回村的路上,几个村民看到我的收获,眼睛都直了。
林丫头,你这是去哪捡的一个妇女忍不住问。
东滩那边。我含糊地回答,加快了脚步。背后传来窃窃私语:
东滩能有这么多好东西
该不会是......用了什么邪门法子吧
嘘,小声点,她可是......
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灾星突然运气这么好,肯定有问题。但我顾不上解释,匆匆回家把海货分类养好,只留下两条鲳鱼和几个猫眼螺当午餐,其余的准备带到县城去卖。
从记忆里得知,县城离渔村有十几里路,原主很少去。我翻出压在箱底的一块旧包袱皮,把鲍鱼、海参和较大的螺蟹小心包裹起来,又用湿海草保持湿度。
刚出门,就撞见了村里的小孩子们。他们本来在玩耍,看到我立刻齐声喊:灾星来啦!灾星来啦!还作势要扔石子。
我皱眉躲开,却看见其中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没跟着起哄,反而好奇地盯着我手中的包袱。
你想看吗我蹲下来,小心打开一角。
小男孩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好大的螃蟹!
这叫青蟹,很好吃的。我笑了笑,你要是喜欢,明天我教你哪里可以找到它们,好不好
小男孩刚要点头,就被一个大点的孩子拽走了:别理她!我妈说她爸妈就是被她克死的!
我攥紧包袱,胸口发闷。原主的记忆里,父母是在一次普通出海时遇到风暴遇难的,怎么就成了被她克死的
【别理那些熊孩子】
【悦悦不哭,以后让他们跪着叫爸爸】
【专注赚钱,经济独立才是王道】
弹幕的鼓励让我心情好了些。我深呼一口气,迈步向县城方向走去。
县城比我想象的繁华些,至少有几栋像样的楼房。街上行人穿着虽然朴素,但比渔村好多了。我拦住一个面善的大婶打听海鲜市场的位置。
哟,你这海货不错啊。大婶看到我打开的包袱,眼睛一亮,去什么市场啊,直接卖给鲜得来收购站,王老板给价最公道。
按照大婶的指点,我找到了鲜得来——一间不大的门面,门口摆着几个盛满海水的大木盆,里面养着各种海鲜。
王老板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圆脸微胖,看见我的货立刻来了精神:小姑娘,这鲍鱼哪来的
自己赶海捡的。我故作镇定,您看值多少钱
他仔细检查了每一样海货,特别是那只鲍鱼,最后给出一个价格:鲍鱼算你五块,海参三块一条,青蟹一块一只,猫眼螺五毛......总共十四块五,怎么样
我心中一喜。记忆中,原主一个月都挣不到这么多钱。但现代人的商业直觉告诉我,还可以争取更多。
王老板,这只鲍鱼至少值八块,海参在省城能卖到五块一条。您给个实价,以后我有好货还往您这儿送。
王老板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笑了:小姑娘挺懂行啊。成,看你实诚,总共二十块,交个朋友。
成交后,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