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以火攻大破戎人联军,阵斩西戎大酋长,震动整个西陲。
君上,白翟、乌氏等十二部落遣使求和。司马子车兴奋地报告,他们愿献良马三千匹,质子十人。
秦公伯却摇头:不够。告诉他们,要么全族归顺,编户齐民;要么继续战争,不死不休。
如此强硬的态度让戎使们大惊失色。但在见识了秦军的强大战力后,大多数部落最终选择了臣服。少数顽抗的部落则被彻底剿灭,其领地直接并入秦国。
三个月后,当秦军推进至渭河源头时,一个意外的使者团来到军营——周王室派来的犒军使节。
共伯和听闻秦公大破西戎,特命下官前来祝贺。使者恭敬地奉上礼单,赐青铜鼎一尊,玉璧一双,以示嘉奖。
秦公伯接过礼单,心中冷笑。这所谓的嘉奖不过是周王室在权威扫地之际,试图拉拢新兴强国的姿态。但他面上不露分毫:臣谢王室厚赐。不知镐京局势如何
使者面露难色:这个...国人虽已平息,但诸侯多有异动...
秦公伯心领神会。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局面,中原即将进入诸侯争霸的时代。而秦国,必须在此之前完成西部整合。
送走周使后,秦公伯立即召集军事会议:加速同化归顺戎人,选拔精锐组建骑兵部队。三个月内,我要一支五千人的骑射劲旅!
君上欲用骑兵东出子车敏锐地察觉到秦公伯的意图。
秦公伯笑而不答,只是展开一幅新绘制的疆域图。上面秦国的版图已经向西延伸了数百里,几乎囊括了整个陇西高原。
西戎已不足虑,接下来是巴蜀。他手指向南,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若能拿下,秦国将拥有问鼎中原的资本。
众将倒吸一口凉气。巴蜀虽非周室正统诸侯,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来不是好啃的骨头。
君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司空百里忧心忡忡,当年武王伐纣,蜀人出兵相助,可见其战力不俗。
秦公伯胸有成竹:强攻自然不易,但若有人里应外合呢他拍了拍手,侍卫立刻押上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
这位是蜀王杜宇的弟弟杜芦,因王位之争流亡在外。秦公伯介绍道,他愿意为我们带路。
杜芦跪地叩首:只要秦公助我夺得王位,蜀国愿永世称臣!
原来,秦公伯早在半年前就派密探潜入巴蜀,暗中联络蜀国内部反对势力。这种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远超这个时代的政治智慧。
秋高马肥之时,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司马子车率领,佯攻剑门关吸引蜀军主力;另一路由秦公伯亲率精锐,在杜芦指引下,沿阴平小道秘密潜入蜀地。
这场战役打得异常顺利。蜀国根本没想到秦军能从飞鸟不能逾的阴平险道突袭,都城一触即溃。杜芦如愿坐上王位,立即宣布蜀国为秦国属国,开放商路,纳贡称臣。
消息传回中原,诸侯震动。秦国这个昔日的西陲小邦,竟然不声不响地吞并了陇西、降服了巴蜀,疆域扩大了三倍有余!
冬日,雍城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秦公伯站在新建的九层高台上,接受万民朝拜。这座高台是他特意仿照后世灵台建造的,既用于观测天象,也象征着秦国的崛起。
诸位,秦公伯声音洪亮,今日之秦国,已非昔日可比。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
他手指东方:中原诸侯仍在混战,周室名存实亡。这正是上天赐予秦国的机会!
群臣屏息,等待君上下文。
我决定,立国号为大秦,自封秦伯,与齐、晋、楚等大国平起平坐!秦公伯的声音如同雷霆,同时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这一举动无异于公然挑战周室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