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西陲小邦,竟有如此战力。

    秦公伯没有给敌人喘息之机。他兵分三路:司马子车率军北上牵制晋国主力;司徒孟明南下威慑楚国;自己则亲率中军直扑周室核心——洛邑。

    沿途城邑望风而降。此时的周王室早已威信扫地,连象征性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当秦军兵临洛邑城下时,年少的周宣王吓得面无人色,在宗庙里痛哭流涕。

    君上,要不要...司马子车做了个斩首的手势。

    秦公伯摇头:周室虽衰,仍是天下共主。强取必招诸侯围攻。他早有谋划,我们只要一样东西——称霸之权。

    次日,秦公伯单人独骑入洛邑,在周室太庙前立下血誓:秦国永为周室屏藩,但求伯长之位,代天子征伐不臣。

    走投无路的周宣王只得应允,赐秦公伯九锡之礼,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这一招以退为进,既避免了公然篡逆的骂名,又获得了实际上的征伐大权。

    君上高明!回营后,季昌由衷赞叹,如此一来,我们讨伐诸侯就是代天行诛,名正言顺了。

    秦公伯笑而不语。他前世读史时就明白,春秋争霸讲究尊王攘夷,齐桓晋文都是靠这手起家。如今秦国不过是有样学样。

    取得霸主名分后,秦军并未急于扩张,而是回师修整。秦公伯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果然,半年后,晋、楚、齐三大强国结成联盟,号称要清君侧,诛暴秦。

    来得正好。秦公伯在军事会议上掷下一支令箭,传令巴蜀守军沿汉水东下,袭楚后方;同时派使者联络燕、卫等小国,共抗强晋。

    这场持续三年的争霸战争,彻底改变了中原格局。秦军凭借精良装备和灵活战术,先破楚于丹阳,再败晋于崤山,最后与齐国决战于济水。当秦国的黑鹰旗插上临淄城头时,天下再无敢与秦国争锋者。

    战后议和在洛邑举行。秦公伯效仿齐桓公葵丘会盟的故事,邀诸侯共尊周室,实则确立秦国霸主地位。会盟当日,他特意命人铸造九鼎,象征秦国统御九州之志。

    君上,有细作报,周宣王暗中联络晋国余孽,意图不轨。庆功宴上,季昌附耳低语。

    秦公伯眼中寒光一闪,随即恢复如常:无妨,跳梁小丑罢了。他放下酒樽,传令,明年开春迁都咸阳。洛邑...就留给周室养老吧。

    迁都咸阳是秦公伯筹划已久的大事。这座新建的城池位于关中腹地,控扼东西要冲,是他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设计的国都。宽阔的街道,合理的排水,坚固的城墙,无不彰显着新兴强国的气派。

    入主咸阳当日,秦公伯登上新建的章台,接受万民朝拜。台下是整齐列阵的十万雄师,远处是阡陌纵横的良田,更远处则是星罗棋布的作坊、学宫、市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有今日。秦公伯对身旁的重臣们说,但诸位切记,打天下易,治天下难。从今日起,推行新政: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广设学宫,奖励耕战。

    这些政策在后世看来平常,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的改革。特别是设立学宫、平民可凭才能入仕一条,彻底打破了贵族对知识的垄断。

    君上,有儒生批评新政悖逆古制...太祝由余小心翼翼地说。

    秦公伯冷笑:告诉他们,秦国不养腐儒。有用的学问留下,无用的糟粕扔掉!他深知思想统一的重要性,再传令,编撰《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岁月如梭,转眼又是十年。这十年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驰道贯通全国,车同轨,书同文;

    ——铁器农具普及,关中成为天府之国;

    ——学宫培养出新式官吏,取代世袭贵族;

    ——《秦律》成为治国基石,赏罚分明。

    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秦:金融精英穿越秦公伯简介 >大秦:金融精英穿越秦公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