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昨天。我看见顾悦从课题组讨论室出来。

    抱着一摞新文件夹。脚步都轻快了。

    我的申请书呢在哪儿

    心脏像被冷手捏住。抽痛。

    桌上手机屏幕亮起。冰冷的数字。

    保研申请提交截止:剩余5天时。

    面试……光有绩点,够吗

    李教授那关……

    绝望像水草。缠住脚踝。往下拖。

    要不……算了。找工作去。

    不。

    低头。看成绩单。3.92。第一。

    这是我一笔一划,垒起来的墙。

    不能塌。

    拿起笔。红色的。在论文草稿上划。

    必须写完。必须发出去。

    这是我唯一能抓紧的东西。

    就算它窄得像刀刃。

    旁边的椅子被拉开。

    是方晓楠。

    她放下书包,打开笔记本电脑。

    屏幕亮起。我眼角余光扫到。

    她桌面一个文件夹。名字刺眼。

    实验数据备份_修改版。

    我的申请,还没回音。

    她的数据……却有了修改版。

    窒息。后颈发凉。

    第3章

    我是方晓楠。

    手机贴着掌心,又震了一下。屏幕幽幽亮起,随即暗下。像诱饵投入深水,等待鱼咬钩。

    宿舍。我的地盘。我的狩猎场。

    保研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

    绩点只是入场券。真正的猎物,是人脉。是信息。是那些藏在桌子底下的潜规则。

    指尖划过冰冷的屏幕。微信。几十个红点在跳。学生会群。社团群。还有几个,单独置顶。

    李教授。张主任。杨师兄。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节点。一张网。

    输入框闪烁。敲字。删除。再敲。

    李老师,上次您提到的古籍数字化,我有些初步想法…

    热情。谦逊。恰到好处。

    切换。

    杨师兄,多谢指点!计划书我晚上再改改,明天发您。

    熟络。干练。不留痕迹。

    这就是我的武器库。我的教授的朋友圈。

    脑子里那张关系图谱,比专业课笔记记得还牢。谁和谁不对付。谁手里有项目。谁的一句话,能顶十篇论文。

    李教授。历史系头把交椅。保研推荐,他权重最大。

    接近他。像拆解精密仪器。

    从组织学术沙龙开始。递茶水。调试PPT。永远出现在他视线范围内。

    再到偶遇。图书馆门口。楼梯拐角。

    请教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答案早烂熟于心。

    关键是姿态。眼神。那一点点恰到好处的、不令人反感的崇拜。

    上周。他办公室。我递上活动总结。

    他夸我能力强,会办事。

    然后,顺便提了一句。新课题组,古籍数字化。有个冷门方向,容易出成果。发C刊那种。

    这信息。像一颗子弹。我稳稳接住。藏好。

    陈思雨呵。图书馆里的活化石。以为埋头刷绩点就能赢天真。她那套凭实力说话,在这里,就是个笑话。

    我甚至无意中跟学生会其他人提过。思雨啊,太专注学术了,可能不太会社交。

    一句话。足够了。暗示她不合群。不适合团队。

    手机又震。杨师兄的回信。

    晓楠,搞定了。跟李老师提了你,他对你印象不错,说你组织能力强。

    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成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保”研简介 >“保”研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