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代宗登基
句话,感觉就像有人在他的心头上狠狠剜了一刀。

    当然,他不能喊痛,也不能皱眉。

    他只能怔怔地看着李辅国,最后向他露出一个僵硬而无奈的笑容。

    数日后,在李辅国的胁迫之下,代宗李豫开始称呼李辅国为“尚父”;此后无论大小政务,一律先征求尚父的意见;群臣出入朝廷,必先觐见天子尚父,而后再觐见天子。

    不久,李辅国的心腹程元振被擢升为左监门卫将军,而内侍省总管朱光辉等二十几名宦官则全部流放黔中。

    五月初四,李辅国又晋位为司空兼中书令。

    值得一提的是,因肃宗临终前曾大赦天下,当初被流放巫州的高力士得以返回长安。可是,高力士刚刚走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就听到了太上皇晏驾的消息。高力士面朝北方,放声恸哭,最后吐血而亡,终年七十九岁。

    宝应元年的夏天,代宗李豫郁闷地坐在长安城的大明宫里,深刻咀嚼着“太阿倒持”这句成语的含义。尚父李辅国在一旁悠然自得地看着天子,心里也在品味着“一手遮天”这个成语的含义。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正在某个角落里冷冷地看着李辅国。

    他当然也没有闲着。

    他正在玩味一句俗语,这句俗语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个人就是程元振。程元振并不是一个只会玩味俗语的人,他还是一个善于实践的行动者。

    李辅国刚刚体验了一个多月的“尚父”生涯,程元振就和代宗李豫悄悄走到了一起。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程元振很清楚,新天子李豫对这个跋扈多年的老奴才李辅国早已深恶痛绝,之所以不敢动他,无非是因为禁军在他手里。

    可现在情形不同了。几年来,程元振早已利用李辅国对他的信任,暗中与禁军将领们打成了一片。所以,眼下与其说是李辅国管着禁军,还不如说是李辅国管着程元振,而程元振管着禁军。

    既然如此,你李辅国还凭什么玩下去?你上无天子的信任,下无禁军的拥戴,唯一剩下的,不就是我程元振对你的一点忠心么?

    可这年头,忠心是什么玩意儿?它不就是过河的那条小木桥么?眼下我既然已经过河了,还须苦苦厮守这条小木桥吗?

    不。程元振坚决对自己说:不!

    于是他就开始动手拆桥了。

    而这一边,代宗李豫自然无比惊喜。

    有了新一代的宦官撑腰,他当然就不怕那个丧心病狂的李辅国了。

    这一年六月十一日,代宗李豫有恃无恐地解除了李辅国元帅行军司马及兵部尚书的职务,将他迁居宫外,以程元振代理元帅行军司马。

    直到此刻,李辅国才猛然从一手遮天的美梦中惊醒了过来。

    他蓦然发现:这几年来,自己在禁军中的地位无形中已经被程元振架空了,就像自己当初无形中架空了肃宗李亨一样!

    为了避免杀身之祸,李辅国主动提出辞去中书令的职务。十三日,代宗批准了他的辞呈,同时将他晋爵为博陆王,以示安慰。李辅国上朝谢恩,一边哽咽一边悻悻地说:“老奴没有资格侍奉皇上,就让老奴到地下去事奉先帝好了。”

    代宗免不了一番好言劝慰,随后命人把他送出了宫。

    你别急,朕马上会让你下去的。

    九月十九日,代宗又加授程元振为骠骑大将军兼内侍监。至此,程元振彻底取代李辅国,成了朝中的首席宦官。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十月中旬。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条黑影无声无息地潜入了李辅国的宅第。

    翌日清晨,李府的下人们被一幕惨状吓得魂飞魄散——李辅国直挺挺地躺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简介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目录 > 代宗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