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这要是放在现代,
他觉得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商家了。
有了苏应胜帮忙,这一天林回星他们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尤其是到了下午的时候,苏应胜已经可以自己独立的做凳子了。
如此一来苏大荣就能腾出手来帮林回星做绣架了。
最后这一天下来,林回星他们足足做了十二台绣架和十六根凳子。
这还是在林回星还抽空和苏云娇处理了一大背篓椿芽的情况下。
还是那句话,上梁沟的周围的山林里物产实在是太丰富了。
苏云娇不过是背着背篓,拿着柴刀上山转了一圈,
没两个时辰就找了满满一大背篓的椿芽回来。
以前苏云娇也上山摘椿芽,不过她还是
林回星闲下来来后就琢磨起了造纸的事情。
首先就是腌料池的选址。
林回星家附近的空地基本已经被他开出来种了果树和蔬菜了,
稍远一点的地也成了瓜地。
造纸要用水,这腌料池倒是可以建在林回星的院子里。
他家里有水井,后期取水也方便。
但是要把造纸的地方选择林回星家的院子里,
就意味着之后造纸的时候他家小院少不了人来人往。
不说他偶尔忙不过来时请来帮忙的人,
就说纸造出来来后村里人少不了要来看热闹,那就是一个麻烦事情。
是的,
虽然现在连腌料池的选址都还没有选好,
但是林回星已经琢磨着纸造出来之后的情景了。
可对于永国人来说,造纸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林回星作为一个现代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平常无聊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就说这造纸吧,随便上网一搜就有不少小视频和纪录片,
详细地记录了造纸的过程。
从小作坊,到造物博主,
甚至于规模很大的造纸工厂,
都能在网上找到视频。
在这种信息量的支持下,
林回星相信自己肯定是可以成功造出草纸的,
就算一次两次不成,多尝试两次,
总结一下经验,
最后总归是能成的。
林回星在村里转了几圈后,
决定在村尾的小溪旁边建腌料池。
那个地方里他家不远,之前还没有打水井的时候,林回星还去那附近打过遂。
整个上梁沟的地势是呈微微倾斜的形式的,
村里主要的水源就是村外的那条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