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覆盖的土堆,每铲下去,都能感觉到指甲缝渗进的青泥发烫,仿佛这些泥土也有着自己的意识,在抗拒着她的挖掘。终于,十九具石棺呈环形排列在眼前,中央那具棺盖刻着林月梅三字,朱砂填色的笔画已斑驳,却在她触碰时渗出鲜血。

    别动!陈墨的喝止惊飞群鸦。他匆匆赶来,掀开自己带来的油皮纸,里面是三十七枚红头绳,每枚绳结都系着极小的金属牌,编号从01到37,其中19号绳结明显新于其他。我爹临终前说,当年祭井官会给祭品编序,表面是十九人,实际……他突然盯着林秋后颈的胎记,瞳孔剧烈收缩,你母亲井雾

    第七章:槐棺(续)

    你母亲的编号本该是‘01’。陈墨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说出这句话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林秋震惊地看向陈墨,又低头看向那刻着母亲名字的石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母亲的编号会被改写又为什么会有这些石棺

    陈墨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秋秋,我猜测,当年的祭祀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可能存在一种‘替死’机制,有人为了某种目的,将你母亲的编号进行了篡改。而这些石棺,或许与当年的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

    石棺突然发出闷响,像是有人在内部敲击。林秋和陈墨对视一眼,两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恐惧。林秋颤抖着撬开棺盖,腐叶混着青泥簌簌掉落,棺内却空无一物,唯有一块磨平的青砖,上面用指甲刻着歪扭的字:秋秋别怕,妈妈在井里数节拍——第三声鼓响时,跟着童谣的调子呼吸。

    这是母亲的字迹,却比记忆中稚拙许多,像极了八岁孩童的笔触。林秋抚摸着青砖上的字迹,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妈妈……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陈墨轻轻拍了拍林秋的肩膀,秋秋,别难过。或许这是你母亲留给我们的线索,跟着童谣的调子呼吸,说不定能解开一些秘密。

    当晚,林秋在祖屋梁柱发现暗格,里面藏着半幅褪色的刺绣,绣着暴雨中的村庄,所有房屋都倒悬在井口上方,宛如倒映的镜像。绣品边缘用红丝线绣着极小的字:癸未年秋,十九人同葬——不是井葬,是活埋在井底的祠堂。

    井底的祠堂难道当年那些人并非直接被投入井中,而是被活埋在井底的祠堂里林秋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

    陈墨看着刺绣,眉头紧锁,如果是这样,那当年的祭井官和村民们,简直就是凶手。他们为了所谓的平安,做出了如此残忍的事情。

    井雾

    第八章:影踏

    祭井节前夜,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林秋独自一人在三户失踪人家旧址徘徊,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却丝毫没有冲淡她心中的执着。

    青苔覆盖的墙根下,半枚赤足脚印若隐若现。林秋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足跟处有三颗朱砂点,正是母亲常年贴止痛膏的位置。她的心猛地一紧,顺着脚印走向井台。

    每块青石板的缝隙里都卡着细小的银箔,拼成残缺的图案:那是个倒悬的人形,脚踝缠着红头绳,手腕系着编号木牌。林秋顺着图案的指引,心中的恐惧与疑惑不断交织。

    水娘子来换岗了——王婆的童谣从雾中飘来,铁皮盒的碰撞声越来越近。林秋躲进灌木丛,只见王婆对着井边石像磕头,石像的面容竟与母亲照片上的模样分毫不差。

    王婆掀开铁皮盒,里面除了婴儿衣物,还有本浸满水的账本。林秋瞪大了眼睛,看着王婆翻开账本,页面上林月梅陈素兰(陈墨姑姑)等名字反复出现,每个名字后都标着替死借命等字眼。

    最震撼的是夹在账本里的照片:三十年前的祭井夜,陈墨的祖父(老祭井官)正将红头绳系在母亲手腕,旁边站着的王婆怀里抱着个襁褓,襁褓边缘露出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井雾简介 >井雾目录 > 第一章